眾人向東,吾獨西行!
率領五十名家兵並五百衛兵,慄恪逆著遁逃的燕軍兵馬如一葉破浪孤舟般向西急行。
經過了不知多少次盤問、躲過了不知多少名精神異常亢奮的齊軍士卒後,慄恪方才領著僅存的二十一名家兵走到了王賁面前。
王賁主動策馬上前,拱手而呼:“秦軍副將賁,見過慄上卿!”
慄恪於王賁面前不遠處勒馬而駐,目光無比複雜的看著王賁道:“本官從未想過,你我竟會如此之快的再次相見!”
“本官更是從未想過,你我再見之際竟然仍會身在沙場!”
“這,也是主帥計劃的一部分嗎?”
聽到慄恪這般話語,王賁就知道自己麾下斥候們的活兒做的很乾淨,燕王喜派往慄恪身邊的耳目已盡數死於秦軍箭下,慄恪身邊已僅剩慄恪的親信!
揮手令自己的家兵散開、封鎖四周,王賁給了慄恪一個溫和的笑容:“這都是主帥計劃的一部分。”
慄恪瞳孔微微發散的輕聲喃喃:“主帥,果真揹負神位也!”
西板峪一戰後,慄恪確實如他所言一般率軍遁逃,也確實如他所言一般遭遇了秦軍伏兵。
但慄恪卻沒像他對燕王所說那樣一路向北逃竄,而是被一戰擊潰,當場被俘!
慄恪本以為他必將會在此戰過後被押送回咸陽城,若是運氣好的話後半生可以做一名黎庶,若是運氣差的話可能會被斬首祭祀秦國先祖。
可慄恪萬萬沒想到,王賁突然找到了他,非但為慄恪穿上了甲冑,還將慄恪的家兵族人盡數交還慄恪,甚至為慄恪大開方便之門,幫助慄恪去尋找那些在戰爭中走散的本部潰兵!
更重要的是,王賁對慄恪沒有任何要求!
慄恪心中惴惴不安,多次詢問秦國究竟要讓他做些什麼,王賁的回答卻始終如一。
這是主帥計劃的一部分,本將亦不知詳情!
慄恪不知道嬴成蟜的計劃究竟是什麼。
他只感覺到濃濃的恐懼、擔憂和身不由己!
王賁不願就此多聊,笑著岔開話題道:“多日不見,慄上卿愈發容光煥發!”
“想來慄上卿歸國之後,備受燕王禮遇?”
慄恪面向臨淄城的方向拱手一禮,很是感激的說:“皆是託長安君之福!”
“長安君信本官,願遣本官再入燕國。”
“長安君非但為本官收攏殘兵,更是引本將路遇四萬餘齊軍,能攜降兵為憑,本官方才能免除戰敗之罪,甚至還能得燕王看重!”
“若無長安君如此信重,本官恐怕早已死於燕王刀斧之下也!”
王賁略顯訝異的問道:“何至於此?!”
“燕王終究是君王,且據聞燕王對臣下多有禮遇,引得諸多義士相投。”
“昔燕太子居於秦之際,亦對麾下門客僚屬多有恩賞,即便麾下偶有過錯亦不會重懲。”
“慄上卿恐是錯怪燕王矣!”
王賁看似好心的幫燕王喜說了好話,果然讓慄恪心中對燕王的那一絲不滿迅速放大!
慄恪恨聲道:“王將軍不懂燕王!”
“若本官孤身回營,等待本官的定是刀斧!”
“待本官刀斧加身後,燕王又會嚎啕自責、厚葬本官、拔擢本官子嗣。”
“然,那般禮遇於本官何加焉?”
先是輕則打罵、重則斬首的懲罰,後再寫親筆信痛陳己過且保證悔改、厚葬忠臣福及子嗣。
燕王喜的這一套流程,慄恪可太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