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完了!
所有有能力救災的郡縣全都成了災區。
代王嘉甚至不知道該從何處調遣糧草兵力,又該去救援何處!
然而毛遂帶來的壞訊息卻遠不止於此。
毛遂悲嘆一聲,繼續上稟道:“此次地龍翻身,致使蔚縣完全崩塌,城內國人十不存一。”
“安陽、陽原二縣道路受阻,斥候難入,尚未探明城內境況。”
“柳當鄉、雁南鄉、沃氏鄉……共七鄉二十六里周邊道路斷絕,亦未曾探明其中境況。”
“截至今日斥候探明所知,地龍已摧我大代三縣、十七鄉、九十八里之城郭房舍,噬我大代國人野人十二萬九千八百餘。”
“因各郡縣鄉里之青壯皆已隨軍出征,留守之婦孺老弱難以搬運落石滾木、轉運糧草輜重,故而臣以為,此番因地龍翻身而死之民,恐將達到三十萬人!”
沒有壯勞力,就難以搬開地震後砸落的木頭石頭磚頭,難以救助被壓在廢墟下的災民,致使遇難數暴漲。
沒有壯勞力,就難以在存糧盡沒的情況下上山打獵充飢,甚至是難以鑽進深山把鄉民們藏在山洞裡的存糧搬出來。
沒有壯勞力,就難以將各個糧倉的糧食、藥材、器具運往重災區。
而大代基層可不只是沒有壯勞力那麼簡單,就連大代各地方的官吏都已被五抽三的上了戰場,以至於大代基層連帶頭救災安民的官吏都格外緊缺!
災後救助約等於無,瘟疫、災荒等常伴天災左右的災難卻會如期而至。
毛遂估測此次地龍翻身可能會造成三十萬人以上的傷亡,並不是因為此次地龍翻身和其後續影響只能造成三十萬人的傷亡,而是因為災區總人口僅有四十萬而已!
代王嘉右手用力捶打著心臟,聲音愈發悲苦:“寡人,心甚痛!”
“痛煞寡人也!!!”
毛遂、趙磬等一眾朝臣的臉色也都無比難看。
李牧的老部下們更是已經眼眶發紅、淚流滿面。
代王嘉心痛,他們更心痛!
代王嘉並代國群臣只是在代地嘔心瀝血了兩年半而已。
但李牧並其麾下將士們卻已在代地奮鬥了足足二十餘年!
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鮮血、汗水和生命方才讓代地不再苦寒貧瘠,他們的付出卻在旦夕之間灰飛煙滅!
更讓所有人感到絕望的是,所有核心城池盡數被毀的代國連苟延殘喘都難。
飢餓的災民、全家死絕的將士、燕國匈奴的敵軍等等任何一個平日裡根本不會被代國君臣們放在眼裡的小問題,都可能會導致代國社稷暴斃!
毛遂聲音愈發悽苦的拱手求請:“大王!”
“我大代已是風雨飄搖!”
“秦國已無須調動秦長安君所部,僅需令秦將軍武率其本部兵馬東進,便可一戰滅我大代!”
“臣知大王不願為秦臣,臣亦不願為秦臣。”
“然,請為秦臣已是今我大代最佳的選擇,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唯有請為秦臣方才能保住大王血脈,保住我大代菁華,靜待良機行復國之舉。”
“臣再諫大王請為秦臣!”
饒是以巧思奇才名垂青史的毛遂,也想不出究竟該如何破此困局。
與其苟延殘喘的等著被秦、燕之一滅國,倒不如趁著沒被兵臨城下之前速速請為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