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敵軍聽聞長安君欲築祭壇、號令地龍後必定會竭力攻打我軍,且士氣也必將隨之上揚!”
“末將諫,暫緩祭壇修築事宜,先引兵回返易水長城,借易水長城之堅抵抗敵軍衝擊。”
“待到敵軍士氣衰減之後,長安君再秘令民夫於隱蔽之處修築祭壇、祭祀地龍,由末將趁敵疲憊配合地龍一同重創敵軍!”
嬴成蟜言說他要祭祀地龍的話語誠然能讓敵軍惶惶不安,讓一部分敵軍喪失戰意,但卻也會讓更多敵軍心中充滿緊迫感和戰意、削弱他們對戰死沙場的恐懼。
經受地龍翻身可能會死,硬撼秦軍精銳也可能會死。
前者避無可避,後者有得生之機,若有斬獲更能得到封賞。
既然如此,那還怕個屁啊!
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敵軍計程車氣必將格外昂揚,敵軍的攻勢也將會愈發兇猛。
但待到敵軍這股心氣散去,敵軍對地龍翻身的恐懼將會與日俱增,士氣也將開始滑坡。
在王賁看來,嬴成蟜於陣前答話之際的宣言談不上對錯。
能否避開敵軍士氣昂揚之際的衝擊、抓住敵軍士氣滑落之際的勝機,才是評判對與錯的標準!
然而王賁萬萬沒想到的是,嬴成蟜竟是訝異的看著王賁道:“王將軍亦以為本將欲築祭壇以號令地龍?”
王賁大感錯愕:“主帥方才不是言說要築壇祭祀、號令地龍翻身?”
嬴成蟜言而有信的形象深入人心,就連王賁都沒有懷疑嬴成蟜是不是在忽悠人。
嬴成蟜輕輕搖頭道:“早在鄭縣祭祀之際,本將便與大王並三公九卿上將軍明言,本將並無號令地龍之能,只是能偶爾聽得地龍行蹤而已。”
“無論本將是否築壇、是否祭祀,地龍今歲皆會翻身於代。”
“本將築壇祭壇亦非是為號令地龍翻身……”
王賁脫口而出道:“而是為了誘敵!”
“敵軍並不知道長安君早已於鄭縣祭祀地龍之際便已令地龍今歲翻身於代。”
“今日長安君於陣前答話過後,敵軍必然會對我軍所築祭壇格外關注,不惜代價的摧毀我軍祭壇!”
“但於我軍而言,那祭壇卻並非是用於號令地龍之用,而是為誘敵深入之用!”
王賁終於明白嬴成蟜為何會在兩軍陣前說那番話了。
嬴成蟜築造祭壇不是為了號令地龍,而是為了尋求勝利!
那祭壇所需的祭品也不是五穀三牲,而是敵軍的血肉!
每一座由嬴成蟜督造的祭壇,都將會是敵軍必攻之地。
而這樣的祭壇,秦軍可以築造無數座,用以分散、引導、拉扯敵軍兵力。
不止如此,秦軍還可以將祭壇築造於峽谷、山坳等易守難攻之地,逼迫敵軍主動踏入對敵軍不利的地形!
嬴成蟜笑而拱手:“果然不愧是王將軍!”
“本將之策,難瞞王將軍慧眼也!”
王賁趕忙拱手還禮:“末將得主帥點醒,方才能明主帥此策深意。”
“末將以為,敵將幾無可能勘破主帥之策!”
“即便末將得主帥點醒,亦無能施展如此妙策,而只是能從旁臂助些許而已。”
“能隨主帥出征,親見如此妙策,實乃末將之幸也!”
王賁這番話含著三分恭維、七分真心。
縱觀古今,也唯有如嬴成蟜這般天下認可的大巫才能借祭壇佈置如此軍略了!
嬴成蟜當即搖頭:“王將軍過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