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請大王再擇賢才為相!”
一眾朝臣眼中的震驚之色化作思慮和凝重。
王綰的能力遠勝熊啟,更是超過了諸國相邦的平均標準。
其治政手腕和落實嬴政政策的手段更是可謂天下一流!
如此人才,現在竟以能力不足為由請辭相邦之位?
相邦到底意欲何為?!
嬴政長身而起,邁步下階,雙手扶起了王綰的雙手,溫聲道:“相邦豈能如此自謙?”
“寡人以為,相邦實乃當世大才也!”
“若是相邦都自認無能助寡人,那天下還有何人能助寡人?!”
王綰試圖再次拱手,雙手卻被嬴政抬住無法竟功,只能誠懇的說:“臣非是自謙,而實在是自知能為不足。”
“臣諫。”
王綰內心掙扎了兩息後,方才肅聲開口:
“請文信侯還朝為相!”
當王綰真切的說出這番話語,他的心中唯有一片嘆息。
如果有的選,王綰也不願放棄相邦之位,更不願舉薦呂不韋還朝。
但王綰很清楚,他沒得選。
當嬴成蟜親自登門言說此事的那一刻,王綰就知道嬴政其實已經做好了決定,由王綰親自說出口也只是給王綰留個體面而已。
但這份體面,王綰卻不能不要。
若是王綰被嬴政罷相,王綰不可能得到邯鄲郡郡守的職位,日後更難有還朝之機。
但由王綰給自己留個體面,王綰卻非但能不遠離權力,還能被嬴政大加讚賞,而這一切都是他日後還朝的底牌!
畢竟,呂不韋已經老了,他王綰卻還年壯!
嬴政臉上的笑容緩緩收斂,聲音轉沉:“愛卿以為,當請文信侯還朝?!”
王綰轟然拱手:“臣知文信侯狂悖,不念君恩,愧對君祿。”
“然,臣以為文信侯確有大才。”
“當今大秦政務繁多,更是時值竟大業之關鍵時刻。”
“唯文信侯之才方才能助大王竟不世之功!”
“臣請大王放下舊怨,允文信侯還朝為佐。”
“臣,甘願退位讓賢!”
龍臺宮內,鴉雀無聲,卻有無數暗流湧動。
魏繚、隗狀對視一眼,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到濃濃警惕。
呂不韋可不像王綰這般好說話,一旦呂不韋還朝,他們的權力必將受到壓迫。
昌允等一眾呂不韋舊日臣屬眼中盡是激動。
他們盼星星盼月亮的苦苦等候,終於等到了呂不韋重回朝堂的機會!
孫寧、周煥等在呂不韋被罷相之後落井下石的臣子心中盡是惶恐。
他們不覺得他們的背叛能逃得過呂不韋的耳目,萬一呂不韋重回朝堂的話,他們還有未來可言嗎?!
嬴樂、杜冷、馮去疾、蒙武、韓倉等各方派系的臣子更是心下肅然。
那條曾經縱橫朝堂的巨鱷若是重回相邦之位,必將讓剛剛平靜下來的大秦朝堂再起波瀾。
而這條飢腸轆轆的巨鱷若想恢復往日榮光,必定會從他們身上狠狠撕下不知多少血肉!
死亡的恐懼促使孫寧主動出列,拱手而呼:“啟稟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