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滏口陘東陘口。
一名斥候策馬狂奔而回,拱手低呼:“啟稟主帥!”
“趙軍於滏口陘東陘口周邊分列大營五座。”
“分別把持符山、火焰山、東峧山和元寶山。”
“趙軍中軍大營立於陽邑。”
“我部袍澤仍在竭力偵察,以查明趙軍兵力。”
嬴成蟜麾下斥候都是出自藍田大營的老秦兵,可謂當世強軍。
但李牧麾下的斥候更是李牧訓練多年的精銳中的精銳,常年與匈奴纏鬥。
兩軍斥候於趙國長期把持的區域交鋒,秦軍斥候很難取得優勢。
但好在,秦軍斥候探回的情報已經足夠嬴成蟜做出基本的判斷。
嬴成蟜看著手中坤輿圖,若有所思:“以四山為憑,以陽邑為據。”
“雄踞谷口,以鎮四方?”
陽邑只是一座小城。
早些年甚至沒有城牆,直至近幾十年間秦趙邊境線與邯鄲的距離越來越近,這座城池方才修築起了一道城牆。
但李牧恐怕也沒想過要發揮出陽邑城牆的作用。
在李牧的營盤佈局中,四座營盤分別把守滏口陘末端的各個出口,陽邑兵馬則是居於四座營盤之中,能對四座營盤進行支援,並幫助該營盤堅持至更多的援軍抵達。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東峧山趙軍營盤與元寶山趙軍營盤之間的距離達到了一百二十里!
以周邊的路況來看,元寶山趙軍如果想抵達東峧山趙軍營盤,需要步行四日,急行三日!
如此廣闊的營盤佈局,雖然最大限度的完成了對關鍵地段的防禦和把控,但同時也讓趙軍很難在短時間內集結優勢兵力,對秦軍揮出一記重拳!
嬴成蟜嘖聲道:“趙武安君這是打定主意與我軍長期對峙乎?”
“上將軍翦所部可有更新軍報傳回?”
蒙恬當即道:“尚未有上將軍翦所部軍報。”
“截至目前軍報來看,上將軍翦依舊與趙武襄君樂乘所部對峙於井陘。”
“雖然上將軍翦所部兵馬更眾,上將軍翦卻尚未主動發起進攻。”
“主帥,可要催促上將軍翦加速進攻?”
說話間,蒙恬有些感慨。
嬴成蟜命令王翦率軍沿著井陘直撲邯鄲,這已是羚羊掛角之策。
結果李牧竟早早就命令樂乘率軍進駐井陘,於井陘攔截王翦!
難怪主帥如此看重李牧。
此將,著實可怖!
嬴成蟜搖了搖頭:“莫要催促上將軍翦。”
“趙武襄君乃是良將,我大秦上將軍翦更是大將,而今又是率眾擊寡。”
“井陘之戰,我軍必勝,不過只是何時得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