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右手,羌槐沒有感受到任何風力。
但羌槐非但沒有疑惑,反倒是興致勃勃道:“我部不曾提前佈置火場,難以以火包圍趙軍。”
“若欲於這吳家堖以火攻趙軍,即便以石油為佐也需乘大風方可竟功。”
“否則趙軍必定觀火而逃,我軍只能恐嚇敵軍,卻無法殺敵。”
“本將何其有幸,竟能親眼目睹長安君的呼風喚雨之能!”
卦夫嘴角微微抽搐。
一開始,人們還只是說嬴成蟜能得大秦列代先王提點,偶爾能借大秦列代先王之力窺探天機。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流言就變成了嬴成蟜能呼風喚雨!
偏偏這種言論還很有市場。
畢竟在大洪山一戰中,大洪山罕見的颳起了南風。
這不就是嬴成蟜能呼風的證明?
而內黃一戰之際嬴成蟜言說天下大旱,內黃果然大旱。
戰爭過後,嬴成蟜言說即將落雨,天下果然大雨。
這不就是嬴成蟜能喚雨的證明?
否則大風和雨水憑什麼總是能那麼恰到好處的為嬴成蟜所用!
事實上,就連卦夫都分不清嬴成蟜究竟是能窺探天象還是能呼風喚雨。
卦夫只能模糊的回答道:“事涉大秦絕密,非大王與主上令,末將皆不得與旁人言。”
“稍後,都尉自知!”
雖然羌槐沒獲取到任何有效資訊。
雖然羌槐所部依舊要以四千餘兵馬對戰數十萬趙軍。
但羌槐卻突然有了底氣:“本將明白,此等事關社稷的大事自然不能隨意言說。”
“本將麾下兵馬,卦大夫皆可調遣!”
卦夫拱手一禮後沉聲下令:“傳令長安君府家兵。”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速行進,儘快將乙型輜重車運抵山巔!”
“擇都尉羌槐之親信,依照本將指示開鑿山壁!”
輜重車行進的速度必然比不上步卒。
又等了足足一個時辰,一架架乙型輜重車才終於被運抵山巔。
走到一架乙型輜重車旁,羌槐伸手撫摸著乙型輜重車的木板,嘖聲道:“也不知長安君究竟有多少巧思,竟能造出如此妙物!”
“此車雖然只能以人力推動,但卻尤善於崎嶇山地運輸輜重。”
“有此車,諸多馬車難行之地皆無需再以肩抗手拎而過。”
“若我軍能以此車運輸糧草,我大秦糧倉內的糧食定能支撐我軍再多打上許久!”
停放在羌槐面前的,赫然正是一架獨輪手推車!
這種在後世眼中頗為簡陋粗鄙,甚至是漸漸被時代淘汰的產物,對於戰國時代而言卻絕對是劃時代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