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的繞後突襲,讓整個後峧山亂成了一鍋粥。
即便孬蛋放棄了秦軍營盤,奔逃下山又如何?
趙茅前部士卒早已擋在了後峧山通向滏口陘的緩坡之處。
孬蛋透過緩坡下山必定會遭到趙茅前部士卒的阻攔,而後被扈穹二部追上、夾擊。
倘若孬蛋所部透過山路撤退,也會因行進速度過慢而被扈穹二部追上,其處境更加危險!
而蘇角所部更是已被三面包夾,徹底淪為甕中之鱉!
在所有趙軍將領眼中,由李牧指揮的這次突襲都已奠定了後峧山之戰的勝局。
一眾趙軍將領看向李牧的目光從質疑變成了欽佩,更是忍不住慨然而贊:“主帥竟能令秦長安君狼狽如此!此戰必能助主帥名揚天下!”
“原來昨日之敗乃是為今日之勝,末將明明看到了主帥的所有佈置卻依舊不能明主帥之策,主帥之智,末將自愧弗如也!”
“本將之前就說主帥定有良策,而今,諸位信服否?!”
趙軍將領們的心情頓時就變得雀躍了起來。
但李牧的眉頭卻是微微皺起:“秦軍撤的太快了。”
都尉黃高微怔:“什麼?”
李牧看似是在對黃高解釋,實則是在自問的開口:“駐守後峧山的秦軍,逃的太快了!”
“後峧山守軍雖然皆是弩兵,相對孱弱。”
“但即便是孱弱的秦軍,那也是秦軍!”
“都尉扈穹、都尉任遊二部雖可破此軍,但若此軍退守營盤藉助軍營抵抗,卻也有機會堅持到秦軍援軍抵達。”
“然而此軍卻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後峧山,甚至不曾利用營盤抵抗分毫!”
“此舉實乃韓、燕之舉!”
“秦軍怎會如此?”
在李牧看來,趙軍雖然借用嬴成蟜的輕敵從而更快的趕到了戰略目標,並藉由時間差困死了蘇角所部。
但後峧山終究有著秦軍佈置的防守營盤,秦軍是有希望奪回後峧山的。
雖然這份希望不算大,但也不至於讓秦軍毫不猶豫的選擇放棄,甚至是不願藉助營盤削弱一番扈穹、任遊二部的兵力。
這不合理!
黃高試探著開口:“會否是因為秦都尉蘇角身處我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此部既無將領指揮,又軍心慌慌,故而匆匆潰退?”
李牧根本沒理會黃高的猜測。
對於其他軍隊而言,一名都尉陷入包圍確實會導致此軍軍心慌慌。
但在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名威望、勇武皆能服眾的二五百主站出來,就足以重整旗鼓。
嬴成蟜的大秦軍校早已名傳天下,更在秦齊滅楚之戰中拿出了優異的表現。
李牧不相信嬴成蟜親自率領的先鋒軍中會出現中層將領無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