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郭敞把李牧刺激的作亂造反了,那郭敞萬死難辭其罪!
李牧沒有理會郭敞那令人發笑的話語,只是堅定的說:“先王之所以封本君為武安君,便是因本君的征戰之能。”
“身為此戰主帥,本君對前線戰況的判斷比之端坐邯鄲城的群臣更清晰。”
“此戰該怎麼打,本君心裡有數。”
“若大王信任本君,則當將此戰交由本君指揮。”
“若大王不信本君,那便撤換本君的主帥之位!”
“大王一日不撤換本君的主帥之位,我軍便一日不會遵從此等亂令!”
如果大王信任本君,那就少廢話,坐等本君為大王帶回勝利。
如果大王信不過本君,那就罷了本君的主帥之位!
反正本君早就被多次臨陣換將,早就有了充沛的經驗。
可你郭開,敢讓本君回返邯鄲城嗎!
郭敞又怒又慫的沉聲道:“武安君,此乃王令也!”
“抗令不遵乃是大罪!”
“朝中諸多賢才制定的軍略定然比武安君之思更加周全。”
“武安君豈能視六十萬將士的性命為兒戲!”
李牧毫不掩飾的嗤嘲道:“朝中諸卿不去爭權奪利、構陷忠良,反倒是有時間思慮前線戰事?”
“那便請郭上卿代本君轉告大王並朝中諸卿。”
“秦長安君對左師之死極其憤怒。”
“秦長安君要求我大趙厚葬左師,並要求大王給予天下人一個交代。”
“否則,秦長安君將會於今歲秋收之後親往邯鄲要個交代!”
“既然朝中諸卿這麼閒,不若好生思慮思慮該如何平息秦長安君與天下人的怒火!”
郭敞目露錯愕:“秦長安君對左師之死極其憤怒?”
“我大趙左師之死與他秦長安君何干!”
李牧肅聲道:“左師之死,天下皆悲之!”
“秦長安君只是代天下人問我大趙而已。”
郭敞上前一步,聲音陰沉:“左師之死,本官亦然心中悲傷。”
“相邦更是怒而喝問太后!”
“然,左師已逝,秦長安君以此問責我大趙乃是對我大趙的折辱。”
“武安君不護我大趙聲威不說,還要助那秦長安君為難我大趙?”
“武安君此舉,不妥!”
觸龍之死的詳情是能公之於眾的嗎!
趙國朝臣們心裡知道個大概,有個默契的猜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