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出乎趙蔥意料之外的是,李牧竟然沒有上前接住縑帛。
以冷漠的目光看了趙蔥數息後,李牧聲音冰寒的開口:“朝中若欲要本君的腦袋,徑自割去便是。”
“著實不該再讓二十萬將士、滿朝臣子和大趙社稷為本君陪葬!”
趙蔥皺眉發問:“武安君這是對大王心有怨懟乎?!”
李牧沒有直接回答趙蔥的問題,只是毫不留情的喝道:“朝中亦有將軍在,請大王在下令之前先詢問諸位將軍,三思而後行!”
“秦長安君絕對不是見好就收的性子,盟約都難以束縛此人。”
“一旦秦國令秦長安君領兵應戰,則此戰必當空前激烈,且近乎於不死不休之態!”
“若朝中僅能撥付二十萬兵馬,本君必敗無疑,甚至可能會導致邯鄲受難。”
“是故,本君拒接王令!”
趙蔥深吸一口氣,沉聲發問:“秦趙之間必有一戰。”
“今秦國因金汁治糞等策迅速發展,我大趙卻停滯不前,難以寸進。”
“若不盡早開戰,未來我大趙的勝算會逐漸變少。”
“武安君以為我大趙如何才能贏下秦趙之戰?”
李牧毫不猶豫道:“給本將六十萬兵馬以供調遣。”
“同時朝中承諾不會剋扣我部的糧草軍餉。”
“若如此,本君方可一試!”
趙蔥也不多糾纏,毫不猶豫的拱手一禮:“既如此,本官這就去上稟大王!”
目送趙蔥離去後,毛遂方才開口:“武安君以為六十萬兵馬的需求就能打消相邦的想法?”
李牧緩緩搖頭:“此戰削弱秦國是次,調走本君才是主!”
“所以相邦即便是掏空大趙也會為本君湊出足以讓天下人信服的兵馬,以求本君能於外征戰、無暇理會朝中亂象。”
“但王令既下,本君卻不能不從,只能以此策儘可能的牽扯相邦。”
在觸龍已死的現在,李牧是唯一能對郭開造成實質性威脅的人。
但手握重兵的李牧卻不像觸龍那樣可以被郭開隨意殺死。
所以郭開毫不猶豫的選擇對秦開戰,並任命李牧為主帥!
如此,郭開就能趁著李牧出征的空檔期把持朝政、排除異己,最終劍指李牧,收回軍權!
但即便李牧知道了郭開的謀算又如何?
王令終究是王令,李牧也終究是趙國的將領。
狂悖如李牧也只能與王令討價還價,而不能不聽從王令!
深吸一口氣,李牧肅然看向毛遂道:“拜請諸位多多照看朝中。”
“待本君大勝,便領兵回朝,清除蠹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