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亂中發生了踩踏,進而導致即便榜上有名也不能入宮面聖,那才是真的遺憾。”
劉季朗聲大笑,拱手一禮:“姜兄、蕭兄皆是胸有成竹啊!”
“恭喜姜兄、蕭兄。”
“榜上有名!”
“日後姜兄與蕭兄必定平步青雲、步步高昇。”
“屆時,兩位兄臺可莫要忘了劉某啊!”
劉季心裡不舒服,但那是因為劉季自己沒考上,而不是因為認識的人考上了。
蕭何和劉季雖然認識,但從來都不是一路人,劉季根本沒資格和蕭何進行攀比。
而且在劉季看來,認識的人考上了、有出息了,這是一件好事啊!
倘若蕭何、姜贊等人以後成了大官,他也能湊上去憑著往日關係求個小吏的職位,這總比一大群弟兄都爛在泥潭裡強的多!
至於向昔日友人賣好求官時會不會丟臉?
呸!
那玩意幾個錢一斤?
若是價錢合適,乃公便是全都丟了又何妨!
蕭何沒有過多表示,只是笑而拱手:“多謝。”
姜贊卻是有些訝異:“那劉先生呢?”
劉季灑然道:“自然是榜上無名嘍!”
“劉某的明律科確實答的太差。”
常年跟隨在張耳身邊,與張耳分別後又漫無目的的到處晃盪,直至聽說大秦要分科舉士才來了秦國的劉季,哪有時間和條件去提前背誦秦律條文?
當著張耳的面去讀《秦律》?找死也不是這麼找的。
而明律科分數太低可是會被直接黜落的!
當然,也不排除劉季關於君臣的思想讓他被考官認定為呂不韋一系的門客。
在姜贊等呂不韋門客已經佔據了大量名額的情況下,若是再將劉季這等才華的人也放入榜中,那這大榜乾脆改名為呂不韋麾下臣屬點名冊算了!
姜贊若有所思的發問:“那劉先生接下來意欲何往?”
劉季略顯蕭瑟的說:“回沛縣。”
“劉某在沛縣小有名聲,有不少信得過的弟兄正等著劉某呢。”
曾經的劉季熱血昂揚,仰慕天下英雄,欲效那毛遂之舉,成一世之佳話。
所以十來歲的劉季背上行囊、懷揣夢想、滿心期待的去投奔信陵君。
然後,劉季人還沒到大梁城呢,信陵君就死了!
劉季正失魂落魄的準備回返故鄉時,聽說信陵君的門客張耳在招募食客,認為信陵君門客肯定能有信陵君幾分風采的劉季又興沖沖的去投奔了張耳。
劉季和張耳一見如故,張耳待劉季也極好,甚至頗有舉薦劉季為官的心思。
然後,張耳就變成了逃犯!
兩名舊主一死一逃,本就不富裕的家境又讓劉季捉襟見肘,如今參加分科舉士又榜上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