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燕國戰馬的出口量雖然比秦國的低,但質量上卻與秦國各有千秋。
就如哈日阿都馬(阿巴嘎黑馬前身),雖然速度和耐力都略遜於秦國主戰戰馬,但產奶量卻遠勝秦國現有馬種,若將其當做騎士的備用馬,便能解決這名騎士的飲水需求。
又如東胡馬(契丹馬前身),雖然肩高基本都在1米3以下,比之秦國戰馬的最低標準還要低出20厘米以上,速度也算不得快,但卻擁有極其出色的耐力,每日腳程反而比秦國戰馬更遠。
其他能被進行培育的戰馬也都各有特點,就算比不上秦國戰馬,也可以用於配種培育。
嬴政不過是秉承著裝腔作勢的原則繼續漫天要價以表示大秦不吝一戰的姿態而已。
結果,燕國還真願意送上百匹精良種馬?!
嬴政一臉豪爽的朗聲道:“燕王如此厚待寡人王弟,寡人王弟聽之,必定心喜。”
“寡人代王弟先行謝過燕王!”
鞠武趕忙拱手:“不敢當秦王之謝,只是不知秦長安君……”
鞠武話猶未盡,嬴政便笑道:“寡人的王弟,寡人瞭解。”
“若聽聞有燕國精良種馬送來,王弟必定會匆匆回返咸陽。”
鞠武終於鬆了口氣,拱手再禮:“外臣這就回稟我王,請我王即刻送來種馬!”
又好生寒暄了一番後,鞠武和淳于虎方才心滿意足的拜別而回。
韓倉匆匆回到嬴政身旁,連聲道:“啟稟大王,臣已與齊使商定。”
“除卻盟約的百萬石糧草、酬謝此戰大勝的五十萬石糧草之外,齊國願再贈我大秦五十萬石糧草,以湊齊兩百萬石糧草之數。”
“齊國還願贈黃金百斤、縑帛五百匹、綢布萬匹、鹽千石、匠人一千以禮送長安君歸國。”
“齊國只有二請。”
“一請長安君儘快回返咸陽城,切莫前往臨淄。”
“二請長安君莫要將齊國將士再次帶回秦國。”
配多國相印、統聯軍出征的將領不知凡幾,但有幾個將領在配別國相印大獲全勝後,會把別國的將士拐回自己國家?
古往今來也就只有一個人而已!
至於不去臨淄城,對秦國和嬴成蟜而言更是沒有任何損失。
相較於齊國給出的好處而言,齊國的要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說著說著,韓倉終於再也遏制不住心中激動,狂呼道:
“大王,我大秦大盈也!”
嬴政、魏繚等一眾秦國君臣聞言都有些恍惚。
方才他們在為何擔憂來著?
似乎,是在為齊、燕、趙三國盟而伐秦擔憂吧!
結果他們都還沒來得及開始商議對策呢,此難就被破解了!
齊、燕二國甚至還送上了如此大禮!
魏繚失聲喃喃:“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明眼人理應都能看的出我大秦國力疲敝,絕無再戰之力。”
“新附之地甚廣,可一戰而破之。”
“為何齊、燕二國非但無心趁此良機伐我大秦,甚至反倒是懼我大秦伐之?”
“這,莫非是詐乎?!”
這不只是魏繚的擔憂,同樣也是隗狀等朝臣的擔憂。
易地而處,倘若他們是燕、齊兩國的重臣,他們絕對會建議齊王、燕王立刻合盟,而後發精兵重創秦國,哪怕陷入長期對峙也在所不惜。
且昔日的燕王喜就做出過前腳派出使臣與趙國結盟,轉頭就從背後給了趙國一棒子的事!
李斯幽幽開口:“明眼人自然都看的出我大秦疲敝、不堪再戰。”
“然,長安君恐怕看不出來,至少齊、燕兩國認為長安君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