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成蟜笑道:“怎的就無官職可擔了?”
“解甲之後,爵高者自當入軍校修習,畢業之後根據其爵位和能力安排官職。”
“爵低卻識文斷字者,先從基層做起,以爵職歲俸免去其生活之艱,令其有繼續學習的時間,再以職位磨練其能,助其積累經驗。”
“爵高職低者若能透過歲考、展露其才,本君以為當加速拔擢至符合其爵的官職。”
“至於于軍中爵低又不識文斷字者?”
“擔個勞什子官職!”
“先歸家尋法吏教其認字去!”
當前困擾大秦軍方的問題是沒有那麼多官職給他們擔任嗎?
是大秦軍方的文化素養不足以應對愈發嚴峻的施政環境和急劇擴張的官吏需求!
倘若解甲者皆有為官之能,那大秦又何必搞爵職分離?何必重用外客?
所以嬴成蟜以選調歷練制度為基礎,結合軍中將士們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給爵高職低的袍澤尋了個新的機會。
王翦迅速抓住了這個好處:“加速提拔?”
“長安君以為,可以許爵高職低者比之尋常官吏更快的提拔速度?”
嬴成蟜點了點頭:“我大秦本就在儘可能依爵擢官。”
“我大秦仍有諸多爵高而職低者,並非是因為大王吝嗇,而是因將士們的能力不足。”
“本君以為,只要將士們證明了他們有能力勝任當前工作,自當從速拔擢,以臂助其往下一個職位進行歷練。”
“歷練有所得後,再行拔擢,直到拔擢至與他們爵位相配的官職,而後再如尋常官吏那般繼續晉升。”
王翦雙眼一亮。
他覺得他已經大致摸清了嬴成蟜的選才思路。
首先由各朝臣舉薦有才者、由軍校輸送優秀畢業生,許其適配才幹的官職。
再透過科舉求賢來獲得一批即戰力,許以中、下級官職,填補當今大秦對官吏的巨大缺額。
最後將大量中、低爵者安排為下級官員。
但嬴成蟜卻又給了這些中、低爵者以順暢的晉升通道。
只要這些中、低爵者不混吃等死,而是好生歷練、持續學習,他們就能以比上官更快的速度晉升,完全有機會取科舉求賢之才而代之!
此舉雖然依舊在理論上侵害著軍功爵制的利益,但大秦爵職分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嬴成蟜此策事實上反倒利於有爵者的成長和晉升!
果然,長安君怎會虧待了軍中袍澤們!
咧嘴露出大牙,王翦扭頭看向嬴政樂道:“大王!”
“末將以為長安君此諫,大彩!”
“當浮一大白也!”
嬴政看向嬴成蟜的目光有些無奈。
此策,你可未曾對寡人上諫過!
嬴成蟜上諫的輕輕鬆鬆,但事實上此諫卻是對當今大秦官吏晉升體系的衝擊,又會涉及到現有官吏們的切身利益,勢必會引發新一輪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