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成蟜雙眼亮晶晶的看向韓夫人:“母妃以為,兒該當何如?”
韓夫人心思急轉,口中緩聲開口:“蟜兒擇先生同商推拒封賞之事,可以繼續。”
“但無需去思考該如何幫助大王全面廢除分封,那不是你該思考的事,也不是你能思考的事。”
“蟜兒僅需且必須商議出一項於你自己而言可以取代封地的賞賜。”
“如此,方才能緩大王厚待於你之情、解天下人不平之憤。”
有功不賞是不可能的。
當今大秦最吸引人的就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軍功爵制度。
如果嬴成蟜屢立功勳卻得不到任何賞賜,那大秦的封賞功勳制度將全面崩塌!
便是嬴政自己也過不了他心裡的那道坎。
無法得到舒緩和釋放的愧疚之情加以時間的催化,很容易變質為負面的情緒,對未來的嬴成蟜不利!
既然嬴成蟜不願再要封地,那嬴成蟜就需要自己給自己找一個賞賜專案。
嬴成蟜聞言有些頭疼:“兒所求,不過是能推卻所有工作,得一方魚群富集的釣點,再於釣點不遠處建一房舍,最好還能養幾條小貓小狗。”
“每日輕鬆垂釣,又有庖廚烹飪美食送來。”
“釣膩了,便帶著母妃一起驅車雲遊四方,品嚐各地美食和時令水果。”
“如此,兒便心滿意足矣!”
“至於旁的……兒想不出啊!”
你們一個個為了青史留名、權力、地位和美人爭鬥不休,別帶上我啊!
我就想當個美滋滋的釣魚佬,偶爾逛吃逛吃一番,順帶再在全國各地釣釣魚。
怎麼就那麼難啊!!!
韓夫人無奈的說:“蟜兒所求,吾知之,太后知之,大王知之,天下人卻不知也!”
“誰會相信蟜兒所求就是如此簡單之物?”
“蟜兒所求,必須是符合人之常情之求。”
“或是美人,或是財貨,或是房舍,或是官職,或是特權,卻獨獨不能是蟜兒方才所言!”
嬴成蟜追求的生活其實有很多人在過。
比如浮丘伯,他現在就隱居於山林之間,每天釣魚養鶴,偶爾環遊天下,其生活經歷被李白、劉禹錫等人皆贊為仙人。
但真當機會來臨,浮丘伯還是立刻出山去做了劉邦弟弟的老師。
嬴成蟜羨慕浮丘伯的生活羨慕到流口水,浮丘伯卻也恨不能取嬴成蟜而代之!
如浮丘伯一般的隱士,何其多也!
他們怎麼可能會相信嬴成蟜主動要求來過如他們一般的生活!
嬴成蟜當即道:“那兒就求財貨!求美人!求房舍!”
“讓上將軍翦看了都直呼無恥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