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城守軍乃是戍衛我大齊的最後防線,著實不能再行出借。”
“而我大齊不同於強秦,齊人亦不如秦人那般善戰。”
“長安君見我大齊多青壯,但諸多青壯都無力征戰,算不上可戰之兵。”
“若是我大齊將他們借給秦長安君,非但不能臂助秦國,反倒是可能會害了秦國袍澤啊!”
嬴成蟜微微皺眉:“淳于外史這話就不對了。”
“燕國已同意繼續遵守盟約,出征攻趙之西北,主力被牽扯於燕趙戰場。”
“外臣此番出征更是一路攻至闔閭城,重創楚國!”
“齊國何來的危險?又如何需要諸多兵力保護齊國安全?”
“齊國留著那麼多將士吃白飯,倒不如讓他們追隨本將北上伐趙,如此還能積累積累作戰的經驗。”
面對嬴成蟜這話,齊國群臣無言以對。
最近十餘年間,齊國的主要威脅就是楚國,並在齊楚邊境投入了大量兵力。
嬴成蟜重創楚軍,於齊國而言看似是一大利好。
可這份利好只是看似而已!
雖然齊楚不再接壤,齊國不需要再擔心楚國兵鋒。
但秦國也不是善岔子!
你還問齊國何來的威脅?
當下齊國最大的威脅就是你秦國!
剛出狼窩又入虎穴,不外如是!
只可惜,這番話沒人敢說出口。
否則齊國面對的就不再是秦國的威脅,而是秦國的兵鋒了!
見齊國君臣無言,嬴成蟜聲音轉而肅然:“若是齊國不願臂助外臣,外臣就只能調遣鎮守東南的將士隨外臣一齊北上。”
“據斥候探明,楚上柱國燕正在會稽郡徵召兵馬。”
“楚上柱國燕是會西進而攻我大秦,還是北上而取齊地,外臣不得而知。”
“即便楚上柱國不曾北上,可一旦我大秦遭難,我大秦會迅速撤回關中地,將關東疆域分與趙、楚二國,更無餘力臂助齊國。”
“群狼環伺之下,齊國可有把握護國祚不亡乎?”
“外臣此來借兵,是為解我大秦之危,更是在解齊國未來之危!”
齊王建沉吟片刻後,笑而開口:“我大齊內部並不穩定,確實需要諸多將士戍衛城池。”
“然,秦長安君率軍重創楚國,為我大齊報血仇,更令得我大齊腹地無憂。”
“寡人以為,可將蘭陵大營的三萬將士借與秦長安君,以全齊秦之盟、同伐趙軍!”
“諸位愛卿以為,何如?”
齊國需要秦國這個盟友才能立足於亂世。
面對嬴成蟜的威脅,齊王建無法無動於衷。
無奈之下,齊王建也只能拿出三萬兵馬打發了嬴成蟜。
淳于虎、後勝等朝臣當即拱手:“大王英明!”
然而嬴成蟜的眉頭卻皺的更深了:“僅只三萬將士?”
“齊王,我大秦典客來使,陸續自齊國借得四萬將士。”
“今外臣親自前來,齊王卻只願出借三萬將士?”
嬴成蟜眸光冷然的看向齊王建:“外臣自問頗善遊說,若外臣只帶三萬將士北上,齊王讓我秦國使臣如何看外臣?齊王讓天下人如何看外臣?”
嬴成蟜將酒爵重重頓在案几之上,怒聲喝問:“齊王視外臣臉面為無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