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本無種,我輩亦可殺!”
聽到這嘹亮的呼聲,嬴成蟜手中戟頓了一頓。
站在嬴成蟜面前的楚軍本以為自己逃過一劫,滿懷著劫後餘生的喜悅向嬴成蟜刺出了手中長槍。
然而嬴成蟜只是愣了一瞬,便以戟磕開了槍桿,又借力回揚,斬開了此人脖頸!
見嬴成蟜分心,幾名家兵迅速上前,接替了嬴成蟜的位置。
嬴成蟜見楚軍已經開始潰敗逃竄,便也不再上前,徑自退回家兵叢中。
卦夫忐忑的看著嬴成蟜,謹慎的低聲說:“主上,莊仇等人想來只是因生擒楚王而高興過頭了。”
“此戰過後,卑下會親自去教導他們,必不會令他們再言說如此狂悖犯上之言。”
“無心之言,還請主上息怒。”
同樣尋常的出身讓卦夫會對莊仇心生同情和認同,會為莊仇說兩句好話。
但卦夫更明白一個事實。
嬴成蟜雖非大王,卻是君侯!
莊仇當著嬴成蟜的話喊出這話是什麼意思?!
卦夫很擔心此戰剛一結束,嬴成蟜就反過來圍殺了莊仇所部!
但嬴成蟜卻只是撩起下裳,一邊擦著戟杆上的血液一邊笑道:“他們說的沒有錯。”
“或許有朝一日,你卦夫也能封君,他莊仇亦可封侯。”
“你等就不會被黔首的刀刃所殺了嗎?”
“我大秦的君侯可沒有他楚國的君侯那般嬌貴,若是觸犯了律法,劊子手的刀自會奪走他們的性命!”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口號源於楚地。
但這並不意味著楚人率先覺醒了這種精神。
而是其他國家的奴隸早已逼迫或協助其國家完成了變法,只有楚地拖延至今,才導致底層的怒氣愈演愈甚。
大秦那一名名發跡於最底層的君侯、一名名出身高貴卻因觸犯律法而死的君侯,早已證明了君侯沒有什麼神聖性。
被削去鼻子的嬴虔更是在向世人證明即便身負王室血脈,在律法面前你也沒什麼好高貴的!
所以嬴成蟜並不擔心高呼這般口號的將士們會被朝廷懲處。
因為這句對於楚國和周王朝而言大逆不道的話語,不過是秦國司法體系下的一個既定事實而已。
嬴成蟜的笑容更燦爛了幾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番話,還是本君定下的起事暗號。”
“而今他們不過是稍加改動,本君又怎會氣憤?”
“本君只是欣然於會有如此之多的人能共同唱響這個號子!”
嬴成蟜最為欣慰的,是他成功將楚地僮僕、庶民和權貴之間積存了數百年的矛盾引爆於楚國腹地!
氣在楚國身上撒過了,可就不能在大秦身上再撒了呦。
只要大秦給予楚地底層黔首公平透明有盼頭的晉升通道,嬴成蟜相信未來那場近乎侵吞了整個大秦的起義便不會重現!
卦夫放下心中擔憂,轟然拱手:“主上英明!”
嬴成蟜笑罵一聲:“莫要饒舌,戰事尚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