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成蟜溫聲道:“《管子·牧民·四順》卻又言: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
“政令之所以能推行,在於順應民心;政令之所以會廢弛,在於違背民心。人民怕憂勞,我便使他安樂;人民怕貧賤,我便使他富貴……因為我能使人民安樂,他們就可以為我承受憂勞;我能使人民富貴,他們就可以為我忍受貧賤……”
“這說明了什麼道理呢?懂得給予是為了有所獲取,這可是治理政事的法寶!”
“看看那些將領們!”嬴成蟜抓著扶蘇的肩膀,讓他看向那些遠去的將領,認真的問:“你覺得,他們是能夠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人,還是追求高爵重權之人?”
遙望遠處那些振奮激動、言談間皆是升爵歲俸的將領,扶蘇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他們是能夠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人。
他們對於財富和權力的渴望簡直是明晃晃的寫在臉上!
扶蘇小嘴一扁:“他們是追求高爵重權之人。”
嬴成蟜欣然而笑:“對嘍!”
“他們是追求高爵重權之人,這就是他們的心中所願。”
“而今乃叔父理當順應民心,方才能讓軍校的各項命令被順暢執行。”
“若是逆民心而行,眾將必陽奉陰違矣!”
嬴政、蒙恬、李斯等人看嬴成蟜的目光都有幾分無語。
至於嗎?
既然嬴成蟜能隨手引用《管子·牧民·四順》,嬴成蟜會對《管子·牧民·國頌》斷章取義?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就是個邏輯陷阱。
對《管子·牧民·國頌》的斷章取義就是用來勾引扶蘇出言反駁的。
年歲尚小卻博覽群書的孩子哪忍得住大人用錯誤的知識教訓他?
只要扶蘇反駁了,話題就會跟著往下走,然後被順民心這一刀給砍了!
但,扶蘇還是個孩子啊!
面對一名六歲孺子,你辯就辯了,至於用計嗎!
嬴成蟜才不管那麼多呢。
他又不是教典籍的夫子。
略略考教了一番扶蘇的知識儲備並順利讓扶蘇陷入知識衝突後,嬴成蟜笑而起身:“王兄……”
又是話還沒說完,扶蘇便滿心擔憂的看著嬴成蟜,高聲道:“可是,這是不對的!”
“《呂氏春秋·去私》深贊墨家鉅子腹殺子去私,亦贊祁黃羊舉薦仇敵解狐為南陽令、舉薦兒子午為國尉。”
“孔子亦贊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讎(chóu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為公、去私,方為君子,方可為國之重臣。”
“若心皆私慾,如何能為國分憂!如何能匡扶禮制!如何能牧民守土!”
扶蘇肉乎乎的小臉蛋鼓起,攥緊兩個小拳頭,倔噠倔噠的看著嬴成蟜:
“王叔,謬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