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大秦得魏國水師,已可借潁水為憑。”
“若非不敵,否則不當放棄潁水一線。”
“且潁水以北乃是膏腴之地,糧產豐盈,若是楚軍北上奪潁川、碭郡等諸郡,則秦弱而楚強矣!”
中原地真的太香了!
即便是修好了鄭國渠的關中地,其糧食產量依舊比不上中原地區。
唯有真正掌握了中原地區,大秦才能獲得足以支撐這尊戰爭巨獸不斷前進的養料。
對於大秦而言,這是除非打不過,否則絕對不能丟的戰略要地!
隗狀隨之開口:“臣以為,在增兵陳城,提防楚國的同時,也不能放鬆對趙國的提防。”
“秦趙之恨,遠矣!”
“近些年間凡是我大秦外戰,趙必臂助敵國。”
“且楚國之所以膽敢增兵邊境,必然是因其已與趙國達成合盟。”
“依臣之見,趙國很快也會增兵邊境,逼迫我大秦增兵以對。”
“而依照趙王性子,若是我大秦邊境空虛,趙國不吝於撕毀盟約,悍然發兵奪取數城之地!”
韓倉忍不住反駁道:“隗相、國尉,您二位可知現在是什麼時候?”
“再有幾日便是春耕之際!”
“您二位卻要於如此關鍵的時候徵兵十六萬去打仗?!”
“如此之多的人力被抽調走了,那些田畝又由誰來耕種!”
“今年又會有多少良田被浪費,甚至被拋荒!”
向秦楚邊境和秦趙邊境增兵十六萬,這不僅僅代表著十六萬名青壯被抽走。
以當下大秦的輜重運輸條件和糧倉位置,還需要近四十萬民夫徭役為這些士卒運輸糧食!
這些徭役可能是老人,可能是贅婿,也可能是殘疾人等不善於征戰的人。
但他們至少有膀子力氣去種地啊!
隗狀搖了搖頭:“只是暫時增兵十六萬。”
韓倉剛剛寬心些許,就聽隗狀繼續說道:“視局勢變化,後續可能還會繼續增兵。”
“還請韓上卿早做準備。”
韓倉頓時就急了:“還要繼續增兵?”
“去歲我大秦大戰一年,已令得田畝荒蕪、糧食大幅歉收。”
“今歲我大秦國庫的存糧不過是堪堪夠用而已,根本經不起大戰!”
“可否休戰一年?”
“哪怕是遊說、賄賂,甚至是割讓一二城池,換取一年安寧,不可嗎?”
“我大秦的糧倉真的遭不住了啊!”
韓倉話語中滿是痛心疾首和無能為力。
韓倉很想指著隗狀和魏繚的鼻子罵上一句。
還打?
打個屁啊!
你們這群人純純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