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這些車輛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以及車身上的花紋便可知這些車輛大多出自秦國,卻也有不少出自趙、楚、齊國的車駕,就連故韓、故魏規制的車輛也不在少數。
而在街道上,大量身穿華服之人無一面露焦躁,或是在走動交談,或是擇僻靜處支起一處火堆,溫酒讀書。
燕丹見狀愈發讚歎:“往來之間皆大賢也,恨不能與諸位大賢把臂同遊。”
“只可惜本太子時間緊張,實無暇與群賢暢聊!”
“燕返,持本太子名帖登門相告。”
“燕蟠,取酒十車,贈與諸位大賢同飲之!”
早在三天前,燕丹便遣太子洗馬抵達文信侯府投上了名帖。
昨日燕丹又派太子家令再投名帖。
今日再令太子詹事令投貼,燕丹屬實是將拜謁之禮行到了極致。
很快便有文信侯府僕從出府,引導堵住街巷的車隊讓開道路,引著燕丹的車隊加速向前。
待燕丹的車隊抵達文信侯府門外,燕丹便見一名身著華服、精神抖擻的老者站在府門之外,拱手見禮:“秦文信侯,拜見燕太子。”
不等車駕停下,燕丹直接推開車門,跳出馬車,幾個踉蹌間站穩腳步,拱手還禮:“燕太子丹,拜見文信侯!”
“豈能勞文信侯出府以迎!”
呂不韋笑了笑:“久聞燕國太子任俠仁愛,今日終能得見,本侯豈能不出府以迎?”
“來人,開中門!”
塵封許久的文信侯府中門被僕從們用力推開。
這代表著呂不韋對燕丹的尊重!
畢竟,燕丹終究是一國太子,下一任燕王的順位第一繼承人!
燕丹卻是受寵若驚:“拜謝文信侯,文信侯請!”
呂不韋右手一引:“燕太子請!”
先賓後主入府,又分賓主坐於正堂。
接過嬌柔侍女遞來的美酒,燕丹脖子一揚便將美酒一飲而盡。
擦了下下巴的酒漬,燕丹拍案而贊:“好酒!”
呂不韋笑著招呼:“還不快快滿上!”
任由侍女舀酒,燕丹好奇的發問:“丹久聞洛邑傾頹,經文信侯妙手方才愈發興盛。”
“昔年丹還不信,可今日一見卻知傳聞仍不足以釋文信侯之萬一!”
“文信侯是如何將這洛邑營造如此的!”
呂不韋溫聲道:“洛邑本就地緣優渥,只因缺乏打理、久經戰亂方才傾頹。”
“本侯只是重修港口、招攬賢才、許以公平,再給予一些自由。”
“洛邑自興也!”
燕丹慨然而贊:“好一個洛邑自興!”
說是自興,可為何在其他人管理時就沒興盛起來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燕丹越聊越是興奮,對呂不韋也越發推崇。
終於,見下一名賓客預約的時間已經快到了,呂不韋將話題拉向正題:“燕太子舟車勞頓而來,可是有何要事否?”
燕丹擦乾淨嘴角,長身而起,肅然拱手:“丹此來,乃是為求才而來。”
“我大燕願以相邦之禮、侯爵之位、督亢膏腴之地的十二萬戶為食邑,邀文信侯為我大燕相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