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平舒四城能落入燕國手中,燕國就有了對齊國發兵的通道,或許燕國就能透過進攻齊國彌補受到的損失。
唐雎拱手一禮:“絕無虛言!”
魏國都已經亡了!
若能用四座城池換取燕國參戰,聯合他國逼退秦國,那魏國絕對血賺。
至於趕走秦國之後如何幫助魏國復國?
那就是未來要考慮的事了。
將渠當即拱手:“王上,臣再諫發兵增援魏國。”
“待到平舒四城入大燕,則我大燕可輕取齊國,開疆擴土!”
燕丹趕忙道:“父王,秦齊之間乃是盟友。”
“若我大燕攻齊,秦國必定發兵援齊。”
“如此一來,我大燕豈不是依舊要與秦國交鋒?”
“彼時的大燕可無盟友臂助了,只能獨戰強秦啊!”
燕王喜再次面露猶豫。
將渠見狀怒斥:“前番臣苦勸王上莫要出兵伐趙,王上不從,更踹臣一腳、罷臣相位!”
“既然王上依舊不信臣,又為何親自請臣復出為相?”
“允臣告老還鄉,由王上繼續自行其是豈不是兩全其美?!”
面對將渠的怒斥,燕王喜終於下定決心,沉聲道:“寡人豈能不信相邦之諫?”
“令!相邦為帥,發兵十萬以援魏!”
將渠喜極而泣,伏地高呼:“王上聖明!”
唐雎也振奮拱手:“拜謝燕王!”
唯有燕丹自責喃喃:“政弟,莫要怪兄!”
“而今兄仍未登基,實無法履諾!”
沒有人理會燕丹的情緒。
事實上,就連燕王喜都並不在意燕丹這個太子。
在將渠的動員之下,十萬大軍迅速聚集。
十日後,將渠所部當即發兵,借道趙國南下魏國!
另一邊,項燕所部也已整軍完畢,自項城出發北上魏國!
南北二路共四十五萬大軍已向嬴成蟜所部夾擊而來!
關於燕國太子丹的生平和死因。
綜合《戰國策》和《史記》,我們便會發現燕丹幾歲時就去趙國做質子陪伴嬴政,在燕趙戰爭期間,身為燕國質子卻莫名其妙的就回到了燕國,並立刻被燕國送去秦國做質子,促成燕秦合盟,數年後回返燕國,然後又被送去秦國當質子再次促成燕秦合盟,數年後逃出秦國,馬不停蹄的開始招攬門客準備刺殺嬴政。
秦王政21年,王翦攻燕,部將李信以數千兵馬大破燕丹於衍水,燕丹戰死!《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數月後,燕丹復活,參與薊城之戰,王翦攻破薊城,燕丹於薊城戰死!《史記·秦始皇本紀》
薊城破後,燕丹再次復活,跟著燕王喜逃往遼東,燕王喜斬燕丹之首獻給嬴政求和!《史記·燕召公世家》
自燕丹出生後,燕國對外重要外交活動中多有燕丹的身影,是蔡澤、荊軻、李信等人名場面的重要配角,雖名為太子,但一生做質子近三十年,掌握大逃脫術、影分身術、大復活術,僅在《史記》中就有三種死法,再加上《戰國策》、《燕丹子》等典籍的記載,燕丹的死法有十餘種之多!對此,楊寬教授認為‘疑皆策士誇大之辭’,芝士深表認同。
所以芝士會根據需要挑選不衝突且符合邏輯的記載去組成燕丹的履歷,如燕丹入秦為質的時間,芝士便根據《風俗通義》設定為前230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