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距低聲道:“兩年前,五國伐秦亦敗,我大韓……”
韓王安打斷了趙距的話頭:“那是因為五國兵馬並不齊心。”
“若楚國沒有不告而別、暗自撤軍,造成五國聯軍分崩離析,或許今日秦國已亡!”
韓玘這次倒是與趙距統一了戰線,沉聲開口:“王上請勿有此心。”
“若我大韓以一國之力獨戰秦國,即便能勝,也必是慘勝。”
“且秦乃天下敵。”
“既然與秦作戰,趙、魏二國也理應出兵,怎能讓我大韓獨自承擔損失?”
韓王安心中升起濃濃的悲哀,嗤嘲大笑:“損失?”
“我大韓存亡之危已在眼前,諸位愛卿還與寡人談損失?”
“難道我大韓就不能血性而戰,打出我大韓的魄力,讓秦國再不敢欺我大韓嗎!”
韓玘皺眉道:“王上,您失態了!”
沉默許久的張讓終於起身,拱手開口:“王上,此戰秦國主帥乃是長安君。”
“而長安君此人為秦國朝堂所不喜。”
“據往秦使臣回稟,秦國已經斷絕了供應給長安君所部的糧草輜重,甚至還意欲提二十萬兵馬討伐長安君。”
“此軍看似擁兵十萬,威脅極大,實則不過是無根浮萍。”
“無須動他,過上數月您再看他,早已自行枯萎!”
韓王安有些詫異:“果真如此?”
張讓笑而頷首:“長安君乃六公主之子。”
“若王上心存疑慮,可書信詢問六公主。”
韓王安已經信了幾分,卻是愈發詫異的感慨:“軍國大事,豈能因朝爭而兒戲至此!”
張讓認同頷首:“秦國此戰確實如同兒戲。”
“秦國君臣也讓微臣心知,攘外必先安內。”
“只有步調一致、聽從王上號令的朝堂,才能支撐對外作戰的勝利!”
這句話說到了韓王安的心坎裡。
對啊!
韓國變法所追求的不就是一個君主集權的朝廷嗎!
沒給韓王安感慨的時間,韓玘直接發問:“張相,秦國那二十萬大軍可曾發兵?”
張讓頓了頓,微微搖頭:“未曾。”
韓玘笑了:“張相,我等皆願步調一致的聽從王上號令。”
“但張相焉知秦國並非如此?”
“秦國那二十萬大軍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集結完畢,卻一直未曾出征。”
“秦國宣稱是因為糧草不足所以無法出征,張相信嗎?”
韓玘聲音轉而肅然:“那二十萬大軍的目標根本就不是秦國長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