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頗有些意外:“你看出來了?”
嬴成蟜點了點頭:“大兄援引了兩次《呂氏春秋》中的文章,且都是相邦還沒教授給你的內容,不過是想告訴相邦你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這本書。”
“合理,但略顯刻意。”
“但也可能是因為愚弟早就認定了大兄不會跟相邦一條心,所以想的多了些。”
朝爭不是刑偵,不需要證據。
很多時候只需要感覺有問題,那就可以認定是有問題的!
嬴政眉頭微微皺起:“仲父對愚兄的警惕極重,王弟都覺得有問題,仲父肯定也會覺得有問題。”
“看來愚兄是弄巧成拙了。”
嬴成蟜溫聲寬慰:“無礙。”
“呂相就算是知道王兄在故意奉迎,想來也不會戳穿,而是會配合你繼續演下去。”
“只要王兄真的在認真誦讀、理解《呂氏春秋》,相邦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嬴政不解反問:“即便仲父知道愚兄是在故意奉迎,甚至刻意裝成認可《呂氏春秋》的態度,他也不在意?”
嬴成蟜點了點頭:“無論你是真心還是假意,你終究是在認真學習《呂氏春秋》。”
“現下博士館禁止大兄入內,大兄想要閱覽什麼書籍皆需相邦首肯,大兄所接觸的思想都是與《呂氏春秋》相似的思想。”
“即便大兄假意學習,也終究會被《呂氏春秋》的思想所薰陶。”
“如此,相邦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讓一個人按照自己的預期做事,不只有強按腦袋一條路,還有另一條路,那就是洗腦。
咸陽宮就是呂不韋為嬴政精心搭建的資訊繭房!
呂不韋十餘年如一日的教育嬴政,又請來了大量講經博士不斷對嬴政輸出他的思想,《呂氏春秋》更是他洗腦嬴政的大禮包!
呂不韋不怕嬴政討厭自己,更不怕嬴政質疑《呂氏春秋》。
只要嬴政一直接觸的都是《呂氏春秋》的思想,那他即便質疑《呂氏春秋》也只能從《呂氏春秋》裡尋找漏洞,這反倒是加深了嬴政對《呂氏春秋》的進一步理解。
莫說現在,即便是在大部分人都接受過義務教育和海量資訊的後世,又有多少人能扛得住十餘年如一日的洗腦?
事實上,嬴政也抗不住。
親政之後,嬴政十分刻意的去迴避《呂氏春秋》中的具體舉措。
《呂氏春秋》說天子應該戴有垂旒的冕冠,以此表示天子在一些事上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嬴政就偏偏要廢除冕旒,改用通天冠,以表明自己必當明察秋毫。
但同時,嬴政卻也在不自覺的發揚著《呂氏春秋》的核心思想。
秦國曆代君王對孝道都是有點重視但不多,秦國對不孝之人的懲處也只停留在道德譴責層面,但嬴政親政後卻一直在推進將不孝入刑,更手段強硬的引導天下形成孝文化。
誠然,嬴政的具體舉措來自於韓非子的《忠孝篇》,但若沒有《呂氏春秋·孝行覽》的影響,嬴政這麼一個父不義母不慈的人又怎麼可能會平白無故的推行孝道文化?
諸如此類的思想延續數不勝數,這又何嘗不是呂不韋的另一種勝利!
嬴政當即反駁:“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愚兄所思所想,皆是愚兄之思、愚兄之想。”
“莫說仲父,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愚兄的思想!”
“便是仲父日夜教授《呂氏春秋》,愚兄也有李斯等臣屬為愚兄授課解惑!”
嬴成蟜搖頭笑問:“大兄,李侍郎從何處來?”
嬴政默然。
李斯就是呂不韋送到他身邊的。
雖然李斯更傾向於法家思想,但如果李斯的想法與呂不韋大相徑庭,呂不韋又怎麼可能把李斯安插到自己身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