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了隨時去拿…”小諸葛應道,卻沒有“走”的意思:
他想聽聽老刑偵大隊長的高見?(在拙作《儒探青弋》中,牛濛時任桐溪警局刑偵大隊長。有精彩描述)
“就去。把調取‘杜三元、陳美芳’通訊記錄的手續辦好,一併帶去,省得跑兩趟。”張局立即指令:
“吳所,你陪他一道。”
諸葛強、吳天放極不情願地離開…
張正義這樣安排的用意有三:
一是柳的通訊記錄對甄別其是否涉案,有重大參考價值;越早到手分析,越有利於決定是否正面“接觸她”,什麼時候接觸?如何接觸?
二是他贊同徐晉的建議,必須儘早重視“杜氏夫婦”,無論是“查失蹤”,還是“禁賭”,都不應該忽略杜三元。
三是因為他要和牛濛、程勇探討一些“核心問題”,相關內容?目前—知悉面越小越好!
程大站在白板前,從寧遠富的基本情況、性格癖好、家庭關係、直系親屬等開始講起。
再介紹寧遠貴報寧老大“失蹤”,大隊圍繞寧的麵包車展開影片追蹤,對寧的關係人展開外圍調查或走訪,找到並勘查寧在城區暫住地山邊客棧等情況。
重點從“嗜賭”和“好色”兩個主要誘因,說明了對柳光蘭、杜三元等人的懷疑…
牛局默默傾聽,右手慢慢伸向左手虎口—捏住:
他對整個桐溪縣域,特別是城區行政區劃相當熟諳。
隨著程勇講解,他彷彿看到——
一個光頭老男人一會兒在北伏街道、一會兒在山邊客棧,偶爾在妙嶺、八卦賓館、八卦商城。
多數時間是開一輛舊麵包接送小孩,經常賭博、和女人“鬼混”,有時和家人在一起,有時和朋友(主要是賭友)喝得爛醉。
麵包車定格在1月7日凌晨的南頤岔路口;光頭晃動在6日夜8時的八卦商城紅綠燈。
“你把殷懷光追債、王順利的‘遺書’、寧賴子的通訊記錄、柳光蘭的是非—這些情況,結合已經開展的摸排走訪階段性結果,都敘述一遍,請牛局‘把把脈’—”張正義抽著煙,小眼眯成了一條縫:
他和牛濛相識、共事已久,對牛一筋的品行充滿信任、能力十分欽佩。
儘管姚局尚未發話同意他向牛濛通報“失蹤案”的全部資訊,考慮到牛遲早要參加核心會議,便現場授權程勇全面介紹,吸引牛濛的注意力,深度激發其“解謎”興致,為接下來的攻堅行動—尋求幫手…
程勇早已說得口乾舌燥,聞聽張局吩咐,便回到座位前準備喝口水?
當他端起茶杯,才想起來:
牛局長乾坐這麼久,自己還沒顧上給他“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