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講究眾生平等,對於妖魔鬼怪一視如仁,但是諸天別國數百,文化淵源不一,人類觀念往往受國家、民族、文化、道派的制約,人道是非始終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理想。
人道是非是人類立足三界的根本,也是人類的至高利益。但是統治者往往私心作祟,其統治利益和人道是非根本矛盾,同時又有限的吻合。這也就是陳子昂復仇議自相矛盾的原因。
大抵一人或一組織凌駕於萬民之上,必然要謀求自身的福利,去剝削人、危害人,這就有悖於人道是非。但是統治者又須維持良好的秩序,這就非有人道是非不可。
…………
杜芳惜把唐媺使用降神術醫治明欽的事簡略說了一遍。
明欽先前在昏睡之中,雖然神識沒有完全泯滅,也記不清楚許多。
“這麼說來是唐媺請到的附體妖靈把咱們攝到這裡的?”
“沒錯。”
杜芳惜也覺得這事有些不可思議,但她是修行者,眼光和識力遠勝凡夫,怪力亂神的事也經見過不少。
“這個唐媺到底是什麼來路,為什麼抓我們來這裡?”
明欽早在歸義莊就見過唐媺和端木伊人,唐媺雖是修行者,修為比起秦素徽、杜芳惜應該強不了多少,先前阻擋不住使用精石的何東,明欽也未將她放在心上。想不到她懂得巫術,這回表現出來的法力遠非杜、秦兩女可及。
巫術有自身的神秘傳承,外人不得而知。雖然招搖撞騙的不少,也不排除有真材實學的。
陰陽家曾是九流十家之一,後來被儒家和道家吸收。再加上神仙方術成為和佛家分庭相抗的道教。
巫術的淵源更為深遠,淵源於前古的屍修法門,在殷商極為盛行,後來鳳鳴歧山,武王伐紂,周公制禮作樂,建立禮儀典制,新興的師儒逐漸取代了巫覡的地位。
巫覡雖在政治上失了勢,民間的流傳並未斷絕。
道家也有山、醫、命、相、卜,諸般方術。這些方術都是神乎其神,淵源甚深,而且向來傳承神秘,不為眾人所知。孔子雖不語怪力亂神,漢儒講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的卻很不少。
這些方術確實有其價值,但因為傳承神秘的關係,遺佚失傳的很多,而且道術非常講究天分,不容易出人才。
中夏的許多技藝都是因人而異,醫術、武術雖然切近於日用,多少也有些神秘性質。
這些法門之所以有神秘性,就是摻雜了許多不可知的成份。譬如中醫的經脈、穴位、武術的內家、煉氣,由於不能目見耳聞,很多時候簡直讓人懷疑是古人開的玩笑。
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和武在修煉上倒有些相似之處,文有正規化,武有套路,只是中夏素有重文輕武的傳統,學文的多,大家輩出,易於達成共識。
其實文章中的宗師級人物同樣鳳毛麟角,每代也不過數人而已。而且文章一道,天分固然重要,但似乎是可以彌補的。‘智慧愈苦則愈明,精神愈用則愈出’,文章大家資質愚鈍的也不少,但文章正好是可以增進智慧的東西,天分不足不但不是缺點,有時候反而大有好處。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聰明的人往往不刻苦,在文事上刻苦常常比聰明重要,不聰明是可以彌補的,不刻苦卻沒有什麼好的方法。
文事如此,武功也是一樣。‘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武藝同樣是刻苦修煉的結果。
仙界器物精利,對於心智反而沒什麼益處,這也是有得必有失,莫說武術和醫術沒有超逸傑出的人物,便是文章一道也沒有橫絕一時的宗師。
自從聚麀門秉政,赫赫有名的四大道門江山門、河嶽宗、鏡湖宮、滄海閣相繼衰落,道術傾頹,一落千丈。海外的道術稍好一些,造化門、神秀宮、天羅殿皆有相當的根基。
道術衰落並不可怕,宇宙消漲,一盛一衰乃是尋常之事。可怕的是人心的離散,聚麀門是一個不甚景氣的道派,人物乏善可陳,妖魔鬼怪倒出過不少,自然無法引領道術界有所創闢。
而且聚麀門本為神光教的一支,推崇的是修羅道金頂上人、圓頂上人,本身並無道術。結果東華國人對前古流傳的道術皆失其信心,道術是需要沉潛的東西,孟子堅持義利之辨,‘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道術的作用不在於短利近功,所以往往需要‘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道義本身就是至公至大的利益,而人類追逐的功利常常是一些私利,甚至是損人利己,不避利害的。
道家有辟穀之法,似乎神乎其神,但也有其限度。人是宇宙間的活物,必然需要攝取能量,才能維持生命機能。雖說可以減少活動,降低消耗,也必有一限度。哪怕有再高明的道術,不食則飢,這是無可避免的。
君子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母老家貧子幼,在實際生活面前,很多人都被迫著放棄對道術的追求。抱朴子葛洪自稱有金丹大藥,但因為家貧,始終都無法煉製。修道是巨費無算的事,以往只能帝王或富室才能延請道士煉鑄金丹。
道術非不必都如此巨費,但安貧樂道者,境遇自然不會太好。顏淵能其心三月不違仁,而不免於簞食瓢飲,居於陋巷。這樣的生活對於體質難免有些傷害,顏淵早死可能也有這種因素。
說到仙界的情景就更加複雜了,修道幾乎成了巨費無比的事。器物固然精利,卻是價值不菲。仙道發明雖多,百姓卻難以享受道術精益的成果。
仙界諸般技藝都有很大的發展,雖然和中夏的道術並非同一途轍,卻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靈犀佩、天羅鏡之類的仙寶幾乎家給人足,不可或缺,當然這是家境允許的情況。各種空行車、陸行車五花八門,飛天遁地,疾捷無比。
最大的特點要算醫術的精進,古代說,‘上壽百二十,七十古來稀’。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差不遠,能健康成長是機率很一般的事,中道夭殤的也很不少。仙界倒是真正實現了壽命的延長,活到半歲不再是可望難及的夢想,七十歲更是俯拾皆是,仙界自然是以長壽為標誌,才名實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