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林平安也不是刻意想去看那楊愛,實在是因為對方名氣太大了。
“博覽群籍,能詩文,間作白描花卉,秀雅絕倫。”
這是《虞山畫志》裡對柳如詩的描述,林平安對此還記憶猶新。
柳如是的一生波瀾起伏,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不是她的美貌與才華,而是她做人的氣節。
她二十歲的時候結識了當時朝廷的禮部侍郎,二十八歲就取得探花的錢謙益,也就是後來的東林黨領袖,崇禎年間的大文豪。
後來清軍入關,崇禎於吊死在煤山,柳如是便勸錢謙益與自己一起跳河殉國,可是錢謙益用手摸了摸那河水,竟然說水太冷,不能下,這也成為了千古的笑談。
後來在得知錢謙益準備投降大清的時候,柳如是毅然選擇了懸樑自盡,結束了她的一生。
這件事情成為了流傳千古的故事,人們在感嘆柳如是命運多舛的同時,又對她的民族氣節感到深深的佩服,所以後人都將她稱為秦淮八豔之首,就是這個原因。
當林平安聽到徐佛問自己是不是喜歡楊愛?
他不由得感嘆了一句:“楊愛秀雅絕倫,確實讓人心動。”
徐佛哦了一聲,微感詫異,在她的眼裡,楊愛還是一個沒長開的女孩子,怎麼可能擔得起秀雅絕倫四個字的稱讚?
然後她看了看林平安,頓時恍然大悟道:
“我也真是糊塗,這位公子就還是個孩子,在他的眼裡。楊愛自然是個漂亮的姑娘了,可惜他未經人事,無法領略像我這般女人的滋味。”
想到這裡,她微微搖頭,感到有些可惜,腦中突然靈光一現,衝著林平安說道:
“林公子,若是我將這楊愛送給你,剛才那首詞是否可以贈與我徐佛?”
林平安一聽此話,不由得愣了愣,他可從來沒想過能將柳如留在自己的身邊。
而一旁的楊愛到這句話也是大吃一驚,她自幼家貧,無奈之下才跟著學佛做了名婢女,雖然辛苦低下,但也還衣食無憂,此刻徐佛竟然要將他送給面前這位公子, 這讓她不由得又為自己的命運感到擔憂了。
見到林平安沒說話,徐佛頓時有些著急了,她知道林平安那首詞不出意外的話,明天就會在這北京城裡傳開,如果能讓對方將這首詞送給自己,那自己的名字以後必然會隨著這首詞紅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
“難道公子不願意嗎?”
徐佛問道,最後咬了咬牙說道:
“如果公子將這首詩送給我,我願意再奉上兩千兩銀子,加上先前的八千兩,湊成一萬兩送給公子。
她此刻也知道了面前這位公子是愛財不愛美人,只要和他談錢,什麼事情都好辦。
果不其然,林平安點了點頭說道:
“如此就謝過徐佛姑娘了,那首詞我正好還沒有取名字,不妨就叫做《蝶戀花.紫禁城贈徐佛》吧。”
聽到這句話,徐佛大喜,連忙取來筆墨,在林平安先前寫過的那張紙上寫下了這個名字。
然後她衝著林平安說道:“公子既然喜歡楊愛,那不妨和她先聊著,我這就將公子的這首詩譜成詞曲。
也難怪徐佛這麼心急,因為林平安的這首詞第二天有可能就在京城裡傳開了,若她不在第一時間譜成詞曲,就怕別的姑娘搶先一步,到時候反而說不清楚了。
於是她取來瑤琴,凝眉細思,屋子裡頓時響起了斷斷續續的琴音。
林平安也不懂音律,無奈之下只得衝著楊愛說道:
“我叫林平安,是太醫院的院長,你可願意隨我回去?”
楊愛在心中微微嘆息一聲,感嘆於自己的身世如浮萍一般飄零。
於是她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衝著林平安又深深鞠了一躬,這才說道:
“楊愛請公子賜名。”
在古代,奴婢是是屬於私人的財物,自然可以像東西一樣送來送去的,所以楊愛對徐佛的做法無可奈何,此刻既然已經決定跟著林平安走了,按照慣例,自然就需要對方給自己另外取一個名字了。
林平安故意沉思了片刻,這才說道:
“不如酒叫柳如是吧。”
“柳如是......”
楊愛在嘴裡呢喃著,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輕聲說道:“我本無根如柳絮,如是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