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像什麼都沒有說。
圓覺把沉重的拖把放在一側,爽朗笑道:
“道衍小師傅,要吃點什麼嗎?”
道衍面無表情,收回視線。
……………………
嘉靖十八年己亥六月。
是月,浙江天目山崩一角,出蛇數千。
——《萬曆野獲編》·明。
就在今年的二月,嘉靖皇帝在外出的時候,連續三次遭遇了火災,最後一次險些連他自己都被捲入其中,龍顏大怒,倒是讓不少的官員吃盡了苦頭。
不曾有人知道,天目山下崩裂了一角,曾經踏出一人。
浙江義烏。
這裡也屬於是江南道的區域,多水,有一座天然的水塘,呈圓月之形,那裡面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島,這兒的本地人都把這地方叫做是犀牛望月,卻有一個石窟,裡面一名男子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
伸出手捧了一把水擦拭了臉,吐出一口濁氣。
水流倒映出的是一張看上去至多隻有三十餘歲的臉,黑髮用碧色的髮簪豎起,一身灰衣,氣質蒼古,明明看上去只是二十餘歲,鬢角卻已經斑白,似是水裡略有涼意,他忍不住咳嗽了起來,面龐之上浮現死寂之意。
許久後方才勉強起身,望著遠處,雙眼茫然,呢喃道:
“嘉靖之年……”
“為何,我竟還不曾死?”
自天目山下崩裂之後,他始終在這一片土地上徘徊,不知為何,他竟然什麼都不再記得,可即便是什麼都不再記得了,但是他缺又莫名其妙,懂得很多的東西,野外的一些野獸,飛鳥毒蛇都不能侵身。
更是做得一手好廚藝,懂得很多的醫術。
但是自己為何會在天目山下,他確實是始終想不起來。
他只是記得,自己在洪武年間,或者說最多靠後些的時候就該死去了,但是本該死的人沒有死,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才導致了這樣的結局?
當死之人不死,沒有比這更為違逆命運的事情了。
幾乎只是隱隱約約記得些許過往的灰衣男子只是漫無目的地徘徊著,而這一日來到義務的時候,遠遠聽得到了些許打鬧的聲音,是一些當地的孩子們在爭論著誰家的戲曲兒唱得最好,這邊兒的婺劇可是旁的地方沒得聽的,沒有書讀的孩子們大多喜歡這些故事。
一邊玩笑著一邊打鬧嬉戲,農家子弟出身,難得有閒暇。
正自玩耍著,抬頭卻見到了前頭居然還有一人,身穿灰衣,神色算是平和,但是看上去卻有些無精打采,似乎是要死了似的,都給嚇了一跳。
其中一名瘦弱少年,面目憨厚,被嚇得往後跌倒,是這灰袍男子伸出手拉了一下,才不至摔倒在地,男子語氣溫和詢問:“沒事吧?”
“沒,沒事……”
那瘦弱少年連忙搖頭。
眾少年見到這個灰袍青年臉上一個說不出的病弱之色,彷彿病入膏肓,或者說,這是個從墳墓裡爬出來的人都有人相信的,連忙招呼自己的同伴避開來。
可是那最瘦弱的少年心裡良善,遲疑了下,還是跑過來,把自己懷裡的餅遞過去一張,然後轉過頭,擔驚受怕似地跑開,灰袍男子微笑道謝,而後坐在那裡,默默吃著這不是很好吃的食物。
幾個少年回去以後都覺得自己是不是撞了鬼,做了好幾天的噩夢。
那個最年幼的少年倒是心裡放心不下,又跑來幾次。
一來二去慢慢地知道了,這青年並不是什麼鬼怪,只是一個遊方醫生,可是後來大家都說,他自己的心臟似乎都有毛病,天天咳嗽個不停,那醫術肯定是不怎麼樣的。
但背地裡說是這麼說,可是這鄉下地方沒什麼醫生。
真有什麼問題,也只好來找這個看上去不那麼靠譜的淵大夫。
那瘦弱少年也常常往這邊跑,不為別的,單純只是因為這兒能吃得到好吃的東西,曾有一日,這青年笑著問他:“對於未來可是有什麼想法,可願意跟著我學一些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