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這裡的人家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了,朱母也正是知道這點,才會瞅準了這裡。
她瞅著自家這糕點做的金貴,用的材料都是貨真價實的、尤其紅糖和精細的小麥粉可都不便宜,這要賣的便宜了可就虧大了,朱母這麼個精明人兒可不會做虧本買賣,哪怕這買賣也不是她的。
哪怕之前就做好了吆喝的打算,但是臨到眼前,冉佳儀還是有點退縮了,她可以費力幹活,可當眾拉客這種丟份兒的事情,冉佳儀也還是第一次做。
不過,隨著朱母的吆喝聲,冉佳儀也逐漸放開了。
“綠豆糕咧,又香又甜又糯的綠豆糕,嘗一嘗、看一看了。”
算了,豁出去了,冉佳儀這麼想著,也就跟著朱母一唱一和、開始了二重奏。
“綠豆糕,香甜好吃的綠豆糕。”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綠豆糕咧。”
————
就這麼吆喝了有一陣兒,才陸陸續續有人上前來問,基本都是小富之家或者商戶家的下人,但是官家的下人那是一個都沒有見著的。
冉佳儀原本還好奇,聽了朱母解釋的話才算明白。
原來,這些商家大多都是有自己的莊子和僕人的,吃穿用這些基本都是自産自銷,不會買外面的,嫌拉低他們的檔次,商戶人家則不會有這種計較,畢竟嚴格說來,商戶的地位還不如農家呢。
至少農家子弟可以考取功名,真有運氣好的一人便可改換門庭;
不像商戶們,一日商戶起碼三代以內不能有子弟參加科舉,如此再多的財富也得依仗當官的,自然硬氣不起來。
當然,農家人出售些自家生産、製作的農副産品,是不算在商戶內的,不然恐怕世上就沒有農戶了,畢竟總是要花錢來買油鹽醬醋的吧。
冉佳儀的綠豆糕是用了十二萬分的心思做的,從材料、做工到包裝,都絕對算得上是頂尖的,價格比起一般的稍貴了些,卻也自然有識貨的人看的中。
於是,一上午的時間,這個人稱兩塊、那個人稱三塊,沒一會兒,冉佳儀帶來的幾籃子綠豆糕就這麼被賣光了,可以說得上是收獲不菲了。
賣完全部東西,兩個人一路喜笑顏開的回了朱家,都為今天的收益高興。
原本朱母還不太在意這一點小生意,哪裡知道算下來,這一天下來賺的竟然不比兩個壯勞力去搬貨賺的多。
要知道,做糕點花的氣力可比去搬貨小多了,而收益卻大幅度增加,絕對算得上是賺錢的買賣了。
這讓朱母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堅定了之前心裡的盤算,
朱母雖則心裡有了盤算,但是面上卻是不露分毫,只等著再觀察幾天看看,這買賣到底穩不穩當。
兩人回到家後,今日賺來的錢又都全部拿來換了幾天的原材料回來,繼續準備起接下來的買賣,冉佳儀可不滿足與這短短一天的收獲。
而朱母,有著自己的小心思,竟也幹的十分賣力,兩人互相搭配著,倒是比第一日冉佳儀一個人要來的輕鬆些。
接下來幾天,朱母和冉佳儀下午在家裡做糕點,次日上午去鎮上賣糕點,每日裡都能賣個幹幹淨淨,一籃籃糕點賣出去、換回來的是一堆堆的小錢錢。
如此有個10天下來,小生意逐漸穩定下來,每日裡賣出的糕點量也趨於平穩,兩人才從打了雞血的狀態中回過神來。
也是這時候,冉佳儀才終於有了心思,去數一數這些日子來賺的錢。
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刨去這些日子裡的成本不提,淨賺的錢竟然足足有了二兩銀子。
別看二兩銀子不多,但一戶農家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也不定能存到二兩銀子,所以,這十天賺了二兩銀子絕對是一筆鉅款了。
竹裡:簡單查了一下,貌似歷史上大多數朝代其實並沒有商人不得參加科舉的規定,即使有也是有漏洞可以鑽的,這裡就是蠢作者的設定,大家不要在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