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造型奇特的玉器。
玉光溫潤內斂。
上部呈尖角,下部長方形,正面中部凸起似脊線。
雕刻十二章紋飾,背面光素無紋,通體拋光精亮,構圖嚴謹,線條筆直,紋飾精美。
葉天生凝神道:“玉圭!”
這是一種古代玉器。
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製禮器。
根據《周禮春官典瑞》記載,有大圭、鎮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別。
真正的玉圭,最早見於商代,盛於周代、春秋戰國。
自漢代以後,逐漸從日常生活中消失,唯有王公貴族為了彰顯其地位,才會特別命令匠師少量雕造。
正是這件神秘的玉圭,跟葉天生懷中的和氏璧產生奇特的感應。
兩者之間,必定有某些淹沒於歷史長河的聯絡。
為了解開和氏璧隱藏的秘密,葉天生才會上臺參加比試,就是想要贏下這件玉圭。
葉天生鄭重收下,準備回去再仔細探究。
晚宴結束,葉天生婉拒了各方的盛情邀約,帶著林少卿一家人離開臥龍山莊。
臨到門口時,他們遇到了林朝風。
“大哥,你這麼快走,不多留一會兒?”
林建忠可謂春風得意。
儘管周文康沒有當場答應把科學城的專案撥給華隆,但是作為市裡的二把手,不至於言而無信。
有了這份保證,華隆拿下科學城的專案,基本上有十足的把握。
林朝風皮笑肉不笑的回應:“建忠,你不要高興得太早,好戲還在後頭。”
林建忠不以為然:“大哥,好戲也要看是誰當主角,有些人怕是連路人甲都沒份。”
聽到這番有內涵的譏諷,林朝風臉色登時一變。
如同颱風來臨前,片片擠壓的烏雲一樣,黑壓壓的,還不時伴隨著悶雷。
林朝風冷冷盯著林建忠。
周圍陷入一片死寂,氣氛瞬間落到冰點。
最後,林朝風瞥了葉天生一眼,揮手喊道:“哼,我們走!”
一干人等滿肚子憋屈,離開了會場。
林建忠大感解氣的揮手告別:“好走不送!”
儘管同一個孃胎出世,但兩人的發展境遇則是天差地別。
林朝風從小就是表現出過人的領導才華,以及處理事務和統籌大局的不凡能力。
加上又是嫡長子。
因此,一直以來,林朝風可以說是受到萬般寵愛,深得家族的悉心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