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宰相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也都是雙目精光閃爍。
這二人盡是無比聰慧之人,被楚笙一番分析之後,頓時都是毛塞頓開。
楚笙對老李給自己斟酒的態度,感到非常滿意。
“老李啊,今日本公子難得有此雅興給你們四位,暢談一番,自然是要接著說下去的。”
“這第二敗,就是地不利。”
“何為地不利啊,一是對氣候的極度不適應。高句麗可不是像咱們中原的土地,哪裡氣候寒冷,陰暗潮溼,隋朝的將士們到達高句麗以後,還未開戰便已經先敗了一成,那地方叫一個冷啊。別說是人了,就連戰馬都凍的瑟瑟發抖,這仗怎麼打?若是隋煬帝提前做好了準備也可以啊。”
“可是,隋煬帝提前準備不足,也可以說當時也無法為大軍提供好的準備條件,久攻不下更是讓大部隊,受到了高句麗嚴寒天氣的影響,很多戰士都被凍傷了手腳,凍傷了耳朵。這樣不僅大大消弱了軍隊的戰鬥力,而且還在軍中造成了非常不好的負面情緒和影響。”
“士兵們會說,將軍啊,我好冷啊,能不能給件棉衣保暖啊?”
“將軍也想給啊,可是將軍也沒有保暖的衣服啊,將軍就會把資訊傳達給隋煬帝。”
“隋煬帝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因為他不冷啊,他可是穿著虎皮大衣的,那傢伙,暖和的很。”
“隋煬帝想當然的以為,讓士兵們打起仗來,跑去步來,運動起來就暖和了,實在是失策啊。”
“還有一點尤為重要,那就是將士們的給養和輜重嚴重不足。”
“隋煬帝三次討伐高句麗,每一次集結的將士們,都在百萬之上。”
“按道理這是沒有不勝的道理的,可是隋煬帝為何偏偏就沒有得勝?”
“就是因為這給養和輜重供給不足啊,隋煬帝每日發一軍,軍隊要四十餘日才出發完畢,這是多麼漫長和龐大的軍隊啊,前後綿延上千裡。如此漫長的隊伍,已經完全成了顧頭不顧腳的散兵遊勇。後面的供給後勤隊伍,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他們送往前線的物資,多次受到沿途遊牧民族的侵襲和洗劫,供給不足,氣候不適,也是導致隋煬帝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是隋煬帝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況下,考慮不周,貿然出兵,實在是讓人感到嘆息啊。”
“再加上,國內因為三次出征高句麗而勞師動眾,橫徵賦稅,已經到了百姓們無法忍受的地步。”
“三徵高句麗,歷時三年,整個國家已然疲憊到了極點。”
“天時地利人和,隋煬帝盡皆失去,大隋朝離滅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楚笙端起酒杯,再飲一杯酒。
可是,竟然沒人給他斟酒了。
因為李世民等人,盡皆被楚笙的言論給驚呆了。
滿打滿算,在隋煬帝出征高句麗的時候,這少年郎也就是個懵懂未知的孩子。
可是,他竟然將一切看的透透測測,而且這一針見血的分析,就像是親眼看到的一般。
這樣的人,不是仙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