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裴家二爺點頭,對趙福寶和趙家越發好奇。
被議論的主角之一週煜,此時從村裡得知趙福寶和趙家的情況。
整個人都麻了,渾身冰涼。
周大伯嘆息,“可惜了,誰能想到趙家現在有這樣的能耐?如果當初你們沒有和離,現在這份榮耀說不定咱們周家也有份。”
周煜聽到這話,心裡難受,嘴巴難免刻薄了一些,“那是趙家的,趙家不是隻有趙福寶,人家有兒子孫子,有好處能輪到外姓人!”
周大伯一愣,旋即苦笑,“哎,反正現在後悔也沒用。皇帝親自給趙家升職,賞錢,這還是小事,關鍵還在趙家村口立牌坊,那可是好東西。”
周煜一愣,“牌坊?禦賜的?”
周大伯點頭,“當然是禦賜的,以後不管哪個人來昌樂縣當官,都得去趙家走一趟。這樣的殊榮,整個昌樂縣有幾個?就趙家一個。”
“那可是皇帝啊!聽說裴縣令,還有京城來的貴人,都對趙家非常客氣。咱們之前跟趙家鬧得那麼僵,以後見到他們,咱們得躲著走。”
“煜兒,我知道你是秀才,也是很有才華,但今非昔比。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你可千萬不要得罪趙家。”
周煜心裡憋得難受,但也知道大伯是好意,“知道了,大伯。我以後會低調,不跟趙家正面碰上。好好讀書,爭取早日考上功名。”
周大伯點頭,“你能這樣想就對了,我也就說說,也知道回不了頭。只要考上科舉,你才能擺脫趙家陰影,否則咱們周家,還有你都會是趙家的笑料。”
周煜應下,“大伯,您說的是。”
周大伯放下素菜,這才唉聲嘆氣回家。
到了村裡,被其他人指指點點。
最後悔的就是周村長,不過仔細想想之後,他也沒有過分得罪趙家。
趙村長為人豪邁,或許根本就不計較他的那點過錯。
事實上,也是如此。
趙村長哪有工夫計較這些?
秋收開始了!
大家把小麥割下來,然後一捆捆運到大谷場上。
不管是毛驢,還是牛,套著石碾子,從這些小麥上滾過去。
裡面的小麥顆粒,一粒粒落下來。
每年的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關繫到全家會不會餓肚子。
這裡只能種植一季,等到秋收結束之後,還要把所有的地,全部翻過來一遍。
到了寒冷的冬天,能夠凍死土壤裡的蟲卵,減少來年病蟲害。
趙村長安排好家裡的活,他就在張大牛的帶領之下,購買各種各樣的建築材料。
趙村長現在財大氣粗,要蓋的房子很大,足有六個院子,所以需要的材料非常多。
不時有人送來磚瓦,石頭,還有用作大梁的粗木頭,和一些細一點的木頭。
來往縣城其他地方到趙家村的驢車,牛車,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