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府我們控制了三個造船廠,除了溫氏之外,另外兩個造船廠都是我們新成立的,一家掛在你的名下,另外一家則是掛在一個安全部成員的名下,這半年我們在官營造船廠挖了不少工匠,身份敏感的就先溫氏造船廠,然後再轉過來。
我們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也已經建立起來,現在大概有三千名識字的學徒正在學習造船技藝,但這些人成長還需要時間,應該在三年以內就行。
如今我們的產量完全受制於材料,造船的材料很嚴格,木材不是從山上砍下來就行,還要陰乾,還要烤制,工序非常的繁瑣,但只要材料充足,半年之內,我們就能下水十艘以上的戰船”
李寶深回答道,有文化的工匠和沒文化的工匠完全是兩回事,有文化的工匠學習速度是非常快的,那些普通工匠學徒十年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工匠,但他們的認最多三年就行了。
而且他們還掌握了很多成熟的工匠,只是缺乏材料而已,造船工序極為繁瑣,材料一直都是限制造船業發展的根本原因。
“水手,水師官兵呢,你們有辦法招募嗎?”
“有,大秦沿海州府多得是窮人,有錢糧,不怕招不到人”
“這倒也是,大秦最不缺的就是窮人了,一場戰爭下來,造就了數以百萬計的窮人,朝廷現在還在討論是否繼續加稅的事情,之前已經加過一次了,方平是堅決否定的,但事實在逼迫他。
如今大秦也無法收割那些大族地主了,大家都不是傻子,方平要是再劫掠大族地主,他們也要造反了”
林海回答道,大秦的稅收嚴重不足,即便是加了津州的海貿也是一樣,都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可不是吹噓的,北州禁軍南下幾千裡,消耗的錢糧物資就數不勝數。
而大秦的地主被他們搜刮過好幾次,大族都滅了不知道多少,這讓剩下的大族地主極為警惕,不好動手了。
“那意思是方平的改革要受挫了,無法打擊貪官,他拿什麼來改革”
“不算受挫,算是遇到一個瓶頸吧,大秦的官員那就是為了當官發財的,沒有這些好處,誰給你當官發財,這是思想上,根源上的問題,所以方平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冗官冗兵上,你能想象,光是大秦京城這邊,登記在冊的官員就有十幾萬,很多官員十幾年都輪不到實職,只是徒增錢糧而已。
而冗兵的情況更可怕,大秦紙面上的兵力還有兩百萬,但真正能打的部隊不超過二十萬,次一級能夠擔任地方守衛的不對也就三四十萬人,剩下的都是毫無戰鬥力的,甚至只是存於紙面上,而沒有實際兵員的數字”
林海回答道,隨著方平改革的日益深入,大秦的弊病也不斷的冒出來,冗官問題其實就是世家大族把控上升渠道的問題,你沒有人,沒有靠山,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得到官職,或者只能去最窮困的地方。
這一點方平其實已經基本上要解決了,這兩年方平放出了數以千計的官員到地方上任職,九成都是有才能的貧困官員,而不是大族子弟,所以方平現在在文官之中支援率非常高,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
但依舊是還有很多官員是待補的,對於這些人,方平也很頭疼,他們要是有才就簡單了,方平手上有的是職位安排他們,官員不行,那就吏員好了,可問題是他們大部分都是昏庸無能的,而方平現在還不能直接裁處他們。
而冗兵的問題更加的可怕,在戰爭之前,大秦紙面上有三四百萬的兵力,打了這麼多年,還有兩百多萬,可問題,大秦在不斷的戰敗啊,南方基本上丟光了,那問題就很大了。
而冗兵問題也不好解決,這些冗兵問題會沒人知道嗎,不可能,只是大佬都有利益在其中而已。
大秦養活一個士兵的成本比大漢低得多,但每個月也得一兩五錢銀子作為俸祿,還要負責給他們打造兵器鎧甲,購買旗號衣服馬匹等等,這些都是多少銀子在這了,貪墨下來的銀子都被各個層次的官員吃掉了,要是動了這筆錢,那方平都有可能被人掀翻。
所以方平暫時還是用消極的辦法對付他們,那就是不給錢糧,以戰爭的名義,直接拖欠軍餉不給,但這也不是辦法,治標不治本。
方平的思路是有了,那就由上官氏出手,提拔軍中的青年將領,由他們去改革軍中問題,方平自己是不敢輕易涉足這一塊的,他有了文官系統支援,再插手軍中,那就是找死的事情了。
“方平要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我是真的佩服他了,大秦官場的混亂,那是前所未見的”
李寶深也點點頭,大漢國新立,一切都是新的,所以大秦有的毛病大漢基本上沒有,而他在京城多年,也知道大秦官場的複雜性,如果方平這都能解決,那麼他是真佩服了。
“根治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緩解,算了不管方平了,還是探討一下船業吧,你們現在最多能夠打造多大的船隻····”
林海搖搖頭,方平的事情不管了,還是再看看船隻的事情吧,他現在對海外很好奇,得準備準備了,到時候他可是要跑路去海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