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雪山,
一名揹包客拄著柺杖,艱難地行走在高原。
這裡是青海海西,崑崙山口,
再往前去就將進入廣袤的無人區,著名的可可西里。
揹包客的嘴唇被日光曬得已經有些龜裂,
他摘下掛在背囊上的水壺搖了搖,裡面是空的。
但他還是擰開了壺嘴,張口仰頭,將水壺懸在嘴上又用力地晃動了幾下,瀝乾了最後幾滴液體。
必須儘快找到補給點,否則就要交待在這裡了。
揹包客用舌頭颳了刮嘴唇,咬牙繼續前行。
繞過山坳,隱約能望見遠處有一座白塔,四周拉滿了風馬旗。
有塔,附近便有人家。
果然,走到近處,便瞧見依山而建的一處廟宇。
一座典型的藏廟,紅牆,金頂。
揹包客仰頭微笑,那藏廟的金頂雖然算不得有多高,但此時卻閃耀著神性的光芒。
跨進廟門,只間一名中年喇嘛正在院中盤坐轉經。
揹包客對著中年喇嘛雙手合十,深施一禮,隨後摘下了水壺,想向對方討些水喝。
中年喇嘛忽然將他喊住,
“哎我說,大兄弟。
貧僧看你印堂發黑,最近的運勢看來不大咋地兒吧?”
揹包客一楞:
“大師,您是,東北人?
怎麼跑到這裡來出家了?”
中年喇嘛雙腮微紅,不過嘴上的反應倒是很快:
“貧僧其實是藏人。
後而學漢語內會兒,老師是鐵嶺人。
咋滴,貧僧說話害能聽出口音吶?”
揹包客似乎也受了感染,點頭道:“嗯吶。”
不過他很快便意識到自己的口音也跑偏了,尷尬地掩了掩唇,冷靜了一下,才把自己的口音又找補了回來:“敢問大師如何稱呼?”
中年喇嘛單掌豎起,朗聲答道:
“貧僧法號忽悠仁波切。
擅長算卦驅兇,傳統武術。”
揹包客皺眉重複著:“忽~悠~?”
中年喇嘛連連點頭:
“對,對,這個在經書裡有個講兒。
北帝曰忽,南帝曰悠,中央之帝曰混沌。
忽悠為報混沌之德……”
揹包客的眉毛擰得更緊了幾分:
“大師,這故事我好像聽過,鑿破混沌七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