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韓國公之子李祺,能否作為中書省左丞相?”
蕭寒微微思索片刻,便是開口道。
“李祺。”
朱元璋與朱標對視一眼,便是異口同聲道。
“嗯。”
“李祺的才能,絕對不弱於其父李善長。”
“若是可以居身於中書省,必然可以掀起一股驚天駭浪。”
蕭寒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道。
李祺。
作為韓國公李善長的嫡長子,不僅完美繼承了李善長的手段,更是有著不弱於李善長的城府。
但可以看出,李祺對於大明,並無惡意,所以,這個人才,絕對可以用。
“但這個孩子是咱為鏡靜挑選的夫婿,是我大明朝未來的駙馬。”
“若是讓他居身於中書省的左丞相,咱怕.”
朱元璋抬起眼眸,閃過一抹猶豫道。
李祺,畢竟是他老兄弟李善長的種,所以,這樣的人才,真的會甘心屈居人之下?
也對,不管今時今日的李善長如何做派,朱元璋對他的忌憚,仍然藏在心中。
但蕭寒可以明確的感覺到,朱元璋在李善長的身邊,絕對安插了後手,就是為了防止李善長有所謀劃。
誰讓朱元璋一向不喜歡文人墨客,總覺得他們是老陰賊。
縱然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朱元璋也不可能完全放心。
畢竟,李善長絕不是徐達與常遇春,也並不是那些五大三粗的淮西勳貴。
這就是為什麼,朱元璋給徐達與常遇春封王,但定鼎天下最大的功臣,仍然是韓國公的原因。
況且,李善長何其聰慧,怎麼能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所以,從始至終,李善長都未曾進過宮,對於徐達與常遇春的封王,也僅僅是派兒子李祺送上了一份賀禮。
至於蕭寒封王?
別傻了,徐達與常遇春等封王,乃是郡王爵,非親王爵。
那李善長自然可以不用到場。
可蕭寒不同,那是正兒八經進了老朱家祖廟的人。
畢竟,古人常以族譜居之,進了族譜,便不是血親,亦是血親的道理,誰不明白?
所以,蕭寒可是大明朝正兒八經的親王,還是老朱欽賜的皇室二皇兄,僅在靖江王朱文正之下。
屆時,蕭寒封王,不僅僅是文武大臣齊齊到場,就連皇親貴胄也不能缺席。
而且,直至今日,蕭寒封王的大典還未舉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老朱不是不想辦,而是想大辦一場。
“爹。”
“李祺的一身才學,堪比韓國公,不用才暴殄天物。”
“再者,就算是李祺未來會成為您的女婿,也不代表人家不能入朝為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