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沒有明確的定價,至於民間,一直是根據商品變動,從來都沒有具體的兌換價值。”
“但也能估算出一個大概的兌換價值,比如一兩黃金,大概可以兌換十兩左右的銀子,但較於黃金稀少,所以並不是主流的交易貨幣。”
“至於一兩銀子,大概可以兌換一千枚至一千五百枚左右的銅錢,但究竟能換多少,還得視情況而定。”
朱標思索了良久後,才看向蕭寒回答道。
這幾日,朱標也沒有閒著,反而只要一有空餘的時間,都會去研究歷朝歷代的貨幣,特別是民間的貨幣規則,朱標更是熟記於心。
“所以,有時候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一千枚,也就是一貫錢,而有時候,卻超越了一貫錢。”
蕭寒點了點頭,才瞥向朱標說道:“難道這不是亂象?”
“嗯,但是朝廷初期,根本沒有辦法解決這一亂象。”
朱標無奈的嘆了口氣道。
現在看似已經終結了亂世,但百姓仍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大災之年,天災人禍不斷,能不能吃飽都是個問題,更別提解決貨幣的亂象。
只是這個亂象,也沒持續幾年,而歷史上,洪武八年,朱元璋就規定,一兩黃金可以兌換四兩白銀,一兩白銀可以兌換一貫錢。
可那也只是為了大明寶鈔開路,所以,為了改革貨幣交易體系,早早定下兌換的規定,才是王道。
“現在解決也不晚。”
“就像你所說,民間的兌換價格,大概就在這之間波動,那我們自然不能跳出這個波動。”
“畢竟,朝廷需要回收所有的舊貨幣,才能發行新的貨幣,而如何能讓百姓接受,並且使用,那就是等額兌換。”
“比如,朝廷規定,一兩銀子只能兌換一貫錢,一兩黃金只能兌換十兩紋銀,那等到明年開春,發行新貨幣,就可以以這個價格,回收舊貨幣。”
蕭寒端起一旁的茶盞,一飲而盡後,方才看向朱標笑道:“所以,必須儘快,但這項規定,現在只適用於應天,畢竟,還在試驗階段,不適合大範圍推廣。”
“為什麼?”
朱標的眼中,閃過一抹疑惑,既然要儘早定下貨幣的兌換價格,那為什麼不一勞永逸,直接向全國推廣?
“百姓的民生問題,你解決了?”
“吃得飽,穿得暖,有房子?”
蕭寒瞥了一眼朱標問道。
“沒。”
朱標搖了搖頭。
“那你放的不是個輕巧屁?”
“百姓飯都吃不起,衣服也穿不暖,房子也沒蓋,日子都沒過上去,朝廷就開始制定貨幣兌換價格?”
蕭寒頓時沒好氣的看向朱標道:“那伱說百姓應該怎麼想,是不是又準備學一下元朝,壓榨一下百姓?”
“自然不是。”
朱標又是急忙搖了搖頭。
“那不就得了,不然,遲早是個天怒人怨,而我為什麼要將試驗點,放在應天?”
“因為,應天最合適,現在的天下,沒有比應天更合適的地方。”
“一來,這裡是我大明的京都,二來,應天的百姓,日子總還是過得下去,制定貨幣,回收貨幣,推廣貨幣,更容易一點,三來,便是應天作為都城,其繁榮絕對要勝過其他州府。”
蕭寒張開三根手指頭,這才看向朱標繼續說道:“而且,你別忘了,這裡是江南,南方的百姓,特別是浙江一帶,可比北方百姓好太多了。”
“嗯。”
“南方一直都是財稅重鎮之所在,所以相較於北方,南方始終要富一點。”
朱標想都不用想的點頭道。
歷朝歷代,南方一直都是朝廷財稅重鎮之所在,包括眼前的大明朝,所以,何止是富一點,簡直是富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