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劉青山帶著兩個小的出門,他們不準備去墳地燒紙,只是帶著香燭供品之類的。
現在這時候,甸子上的枯草都乾透了,春風又大,萬一引起山火就麻煩了。
出乎意料的是,啞巴爺爺也比劃幾下,要跟著一起去。
劉青山這才意識到,啞巴爺爺也是夾皮溝的人,也有親人埋在在老墳塋地那邊呢,於是,也幫著師父,又準備了一份供品。
老四老五還提著小籃子,籃子裡裝著刀頭,她們商量著,回來的時候挖點野菜,還真是兩個能幹的小傢伙。
出了村,路上來來往往的,也看到不少村民,去的早的,都已經回來了。
“杆子叔,翠華嬸,你們早啊。”
劉青山和迎面走回來的三個人打著招呼,而老四老五,則和張小曼拉起手。
瞧得出來,張杆子身上,有了明顯的變化,以前是老跑腿兒一個,邋里邋遢的。
現在有了老婆,穿衣戴帽也顯得規整許多,不過呢,臉上那懶洋洋的笑容依舊。
“俺這不是領著她們娘倆,認祖歸宗嘛。”
說完又朝張小曼指了指:“雖說不是俺親生的,可是既然進了俺家門兒,那就當親閨女待。”
“不說了不說了,俺還得抓緊時間,回豬場餵豬呢。”
看著張杆子一家三口,忙三火四地往村裡趕,劉青山的嘴角也浮起微笑:這小日子也算有滋有味了。
幾個人繼續往前走,老四老五蹦蹦噠噠的,嘴裡還不閒著,一會哼哼歌謠,一會又開始背詩。
老四晃著頭上的天線辮子,聲音清脆悅耳,背詩就跟唱歌似的,還聽好聽: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哇,哥,前面著火啦!”
劉青山也發現了,就在墳地的方向,濃煙滾滾,一道火線,正順著風勢,飛速向遠處延伸。
啞巴爺爺,早就飛奔上前。
“老四老五,你們回村去喊人,千萬不要往火場跟前湊!”
劉青山嘴裡吩咐著,把手裡的東西放在路邊,然後就緊追師父而去。
他就是因為擔心燒紙會引發山火,這才沒有準備的。
想不到怕什麼來什麼,還是有人不小心引發火災。
這月份天乾物燥,一旦著火,最容易火燒連營,要是一直燒到山上,那就壞嘍。
其它樹木還好些,要是山上的落葉松之類的被點燃,那就真沒個救啊。
不對呀,不是還沒唱冬天裡的一把火呢嗎?
劉青山腦子裡面胡思亂想著,腳下卻一路飛奔,即便如此,還是被前面的師父越拉越遠。
跑著跑著,前邊的路上出現幾棵被折斷的小樹,劉青山就順手抄起來一根,他猜想,這些都應該是師父弄的。
樹幹有雞蛋粗細,握在手裡正好合用,樹頭像一把大掃帚,滅火也應該很好用。
劉青山就把小樹往肩膀上一抗,繼續往前衝。
很快就又攆上幾個人,都是去上墳的或者是回來的,這會也都扛著類似的小樹,還有拎著鐵鍬的,向著火場衝去。
鐵鍬應該是準備填墳才帶來的,想不到救火先用上了。
住在林子邊上的人,都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遇到這種情況,沒人當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