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全是個人習慣咯?
意思她學了半天,壓根就不講究咯?
廚子不一般都對食物很講究的嗎?
然而邊豫南是個不正規的廚子。
他向來喜歡煮完就能直接吃的菜品。
就算這道菜的準備工作很繁瑣,但他還是會耐心準備,直至料理完成。
品嚐美食是一種享受。
但特孃的菜都上桌了還得做各種準備,那對邊豫南來說就是一種難受了。
所以像螃蟹這種煮完之後還有花裡胡哨的各種吃法步驟的菜,邊豫南一般是不做的。
真要吃的話,那就直接把殼咬碎,咔咔一頓整。
巴適,舒坦,得勁。
雖說貴是貴了點,但味道確實還是很不錯的。
後面上的加積鴨,其實就是番鴨。
這家做的是燒鴨,味道也還可以,反正出來品嚐美食,地地道道的味道肯定是難找,能找到一絲美味,就算成功。
至於椰子飯。
邊豫南問姜瑜曦道:“這個椰子飯味道怎麼樣?”
姜瑜曦忙著吃東西,嚥下一口鴨肉之後,才有空回話。
“還不錯,甜甜的,我比較喜歡甜甜的口味,而且還能吃到蒸熟的椰子肉。”
“那跟竹筒飯比呢?”
“哈?”
姜瑜曦歪歪腦袋,抬起眼皮思索了一陣。
“竹筒飯吧,竹筒飯的味道更香一些,這種椰子飯的味道的甜味比較種,吃久了應該會很膩。”
“你還點評起來了,哈哈。”
“那不是跟你學的嘛~”
姜瑜曦又咬了一口椰子飯,想起之前在邊豫南老家裡住的時候,吃的竹筒飯。
第一次吃竹筒飯前。
邊豫南帶她去後山上選了一棵合適的竹子,把柴刀丟給她,讓她來砍。
結果姜瑜曦沒找準角度,刀刃接觸到竹子時,沒砍進去,順著竹皮削了一層竹條下來。
邊豫南老家裡做竹筒飯用的竹筒,要選年齡小的青竹,竹節直徑12厘米左右。
具體為什麼要選這種,反正都是老人家的經驗,而且煮出來的飯確實要香一些,所以邊豫南也選的是這樣大小的竹子。
竹筒裡放米,放水,筒口小一號的竹筒堵住。
有三種吃法。
汽蒸,水煮,火烤。
姜瑜曦砍了整整三根竹子,吃了一個禮拜的竹筒飯後總結。
烤的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