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心中凜然。
小昭以一教之尊的身份,說出這種話,想來對於這種人自然是痛恨惡絕,所以才有言在先。
可謂“勿謂言之不預也”!
“那麼,今日過後,大家各奔東西,天南地北,難以再見。只有希望下次重新相聚時,已經是踏足在大都城的金鑾寶殿上。”
“祝大家武運長勝!”
眾人齊聲答應道,“教主令旨,決不敢違!”
蝴蝶谷中聲音震天,響徹整個山谷。
在這之後,明教的眾人歃血為盟,焚香為誓,決死不負大義,牢牢記住教主的教誨。
又取出先前準備好的素餡圓餅,分發於眾人食用。
楊逍一邊吃著圓餅,一邊對小昭湊趣道,“我等行此大事,日後自然會青史留名,這餅也須得有個名目才行。”
“便請教主為這圓餅命名。”
小昭心中一動,隨口笑道,“此物渾圓似月,便叫它月餅吧!”
自此之後,民間傳說,漢人在月餅的餡裡夾帶字條,約定於八月中秋吃月餅,同時起兵殺韃子,源頭就是這次蝴蝶谷明教聚義大會。
小昭說完這句話後,不覺抿嘴輕笑,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有種不經意間見證了歷史的古怪。
她一邊吃著素餡月餅,一邊若有所思,對楊逍吩咐道,“本教昔年為了傳教,依附於佛教之下,學著他們禁食葷酒。”
“但行軍打仗,卻必須依仗血氣之勇才行。一旦全部食素,身體乏力精神不濟,如何有力氣同整日食用牛羊的蒙古人作戰?”
“現在便暫時廢止了這條教規,等天下太平後,再重新議論。”
眾人齊聲應是。
是以自此以後,月餅也並不僅僅只有素食餡,就是各類的肉餡也應有盡有。
然而小昭卻突然之間,古怪的想起後世號稱黑暗料理的月餅餡,什麼榴蓮,龍蝦,巧克力;皮蛋,泡麵,辣子雞;韭菜,竹炭,菊花茶……
如此種類繁多,彷彿完全是另外一個次元畫風的奇怪餡料,簡直讓人吐槽無能。
眾人見教主先是一臉微笑,接著卻笑容漸漸消失,也不知曉她心中所想,只好對著手中月餅埋頭苦幹,不敢去觸碰教主的黴頭。
第二日清晨,各路人馬紛紛向教主辭別,開始回返各自駐地。
小昭俏立在蝴蝶谷前,身後聖火熊熊燃燒,眼望谷中眾人豪情壯志,分手別離,不由地高聲吟唱道,“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眾人聽到她的歌聲,想起自此一別後,就要和蒙古人殊死作戰,也不知道最後新朝建立的時候,究竟還有多少人能夠站在金鑾殿上,重新朝拜教主?
一時間熱淚盈眶,情緒高漲,齊聲相和道,“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
“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