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韓教主也還說了,如果無忌不願意做皇帝,那也可以做明教大教宗。”
俞岱巖搖搖頭,失聲笑道,“雖然不知道這大教宗是何意?但能夠和皇帝相提並論,職權之重,想來亦不遑多讓。”
張三丰稍作思考,隨口說道,“大概韓教主覺得,明教一旦取得天下後,必定會將政教分離。”
“這明教大教宗估計就相當於朝廷的僧錄司和道錄司的合體,掌管天下僧道事務。”
“在世的歸朝廷和皇帝,出世的歸大教宗吧?”
俞岱巖逐字推敲師父話中的含義,突然驚訝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
咦?不對勁啊。
我們武當派,好像,可能,終究還是逃不脫小魔女的手掌心?
小昭可不會理睬俞岱巖的忐忑不安,她和張無忌兩人自離開了武當山後,並沒有像從少林來武當的時候那樣匆忙趕路。
畢竟當時是情況危急,不知道武當是否已經遭遇劫難,所以兩人才會竭盡全力施展輕功,一路從少林趕至武當。
(某張姓當事人接受採訪時說:我覺得師姐並沒有全力,她只是為了照顧我這個不成器的師弟,甚至可以說是被我拖累)
(請問能打碼不?咦,你是不是打錯碼了?)
不過這次去大都,就沒有這麼迫不及待了。
兩人在武當山腳下的一個小鎮上,買了兩匹代步而行的溫順乘馬,施施然地朝著大都而去。
張無忌頗為疑惑,忍耐了幾天後終忍不住詢問道,“師姐,我們不能加快速度嗎?”
以他的意思,自然是越快趕到大都越好。
甚至最好是趁著趙敏那夥人還沒有返回汝陽王府的空檔,在大都力量足薄弱的那一刻,救出六大門派。
如果走的太慢了,等趙敏帶著人回到大都汝陽王府,又會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來。
小昭意味深長反問道,“無忌,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你覺得哪個才能讓人更加心存感激?”
張無忌頭頂緩緩升起一個“問號”。
“眼下趙敏率領人手在外面,對於關押在大都的,那些六大門派中的人,自然也就沒有壓榨之意。所以那些人也就只是尋常的坐監而已,並沒有致命的緊迫感和危機感。”
“他們如果沒有受到威脅的話,對於我們的救命之恩,就不會太過看重。”
“而如果等趙敏回到大都後,說不得會為了發洩在武當的失敗,在那些人的身上施展各種手段,等他們都被折磨出心理陰影了,我們再出手拯救他們,自然會收穫雙倍的愉悅……啐,感激!”
張無忌只覺自己滿頭的黑線,雙倍的愉悅什麼意思?
師姐你是故意,還是有意說錯話的?
小昭若無其事地搖頭晃腦,坐在慢吞吞行走的乘馬背上,觀看四處的風景。
王顧左右而不言也!
張無忌嘆氣道,“如果真像師姐說的那樣,師弟我反而擔心武當派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