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距離道朝開闢,已然七千七百年,佛國也已立下四千年。
天下繁盛,萬物昌隆,道朝雖然打壓佛門,卻也未完全止絕,未行滅佛之事,
佛國也還安靜本分,佔據一塊小小的地盤,整日裡教化佛徒,講經述文。
佛國中。
釋迦如來凝視著那道自歲月而上飄來的法旨,微微眯眼,沉吟了半晌,最終還是照著做了。
“燃燈。”
他將法旨遞上前,輕聲道:
“自今日起,過去佛祖由瑤池無生金佛擔任,燃燈,汝當退位矣。”
燃燈古佛悲苦的抬起頭,微微頷首,深深看了眼棄道入佛的仙母,緩緩起身,讓出了佛座。
諸佛、諸菩薩面面相覷,都緘默不言。
等到仙母在過去佛祖的蓮臺上莊嚴盤坐,等到【瑤池無生金佛】的大號傳告於佛國內外,
釋迦如來雙手合十,接過歲月之上落下的第二道菩提法旨。
燦金色法旨膨脹,氤氳無上佛光,將整個大雷音寺都照亮!
其上,佛主大字蒼勁有力,一筆一劃之間,似沉浮有無量佛土,似有無數佛陀在其中大誦經文!
“宣!”
菩提古佛的聲音自法旨上浩瀚而起。
“佛國當盛,佛道當興,釋迦如來當為佛國第一尊,瑤池無生金佛、阿難、迦葉為次尊。”
“釋迦掌中,金佛、阿難、迦葉各自持東、南、北三地,共治佛國,共享佛道大運,佛國之中,佛土之上,當有大勢加身!”
“一切諸事,當由四尊共同決議。”
大旨傳下,仙母含笑,阿難、迦葉恭敬領旨,有佛道大運加持在他們身上,熠熠生輝!
陸煊神色沒有什麼變化,依舊滿面慈悲,心頭卻明白,菩提終究是不敢全信於自己.
感受著加持在這一具身軀上的佛道運勢剝離了大半,他微垂眼瞼,待到那法旨消散後,
釋迦如來模樣的陸煊嘆了一聲阿彌陀佛,也不解釋,信步走出了大雷音寺。
他帶著阿難、迦葉兩位大尊者,走下靈山,漫步在佛國中,路過一處運田時,陸煊伸手一指:
“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終年不得歇息,一世都難以離開此屋田,若有兒女,兒女成年之後,亦須奔赴一地,耕種一田,彼此難相見.此是否為苦悲?”
阿難、迦葉有些詫異的對視,前者想了想,順著話道:
“日日耕田,終年難休,勞其筋骨,傷其體膚,自然算是苦悲。”
陸煊輕輕點頭,又問道:
“此苦,自何處來?”
迦葉尊者自然的回答道:
“當是自勞作中來。”
“那他為何勞作?”陸煊再問。
阿難、迦葉彼此對視,猶豫了一下,前者乾脆的回答道:
“為了活著。”
“並非如此,並非如此啊.”
陸煊雙手合十,輕聲嘆息:
“佛國眾生,唸經者而辟穀,誦吾名者而壽,本有勝過真仙之壽數,本可不食不勞亦可長存,何故還要經受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