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握虎口意難平。
譯:壁畫裡畫著夜宴,外面傳開了鳥鳴之聲。壁畫裡宴盡歡去,只剩主人和他的老相好。
杯子倒伏,筷子歪斜,再也吃不下了。
忽然主人爆起,手握這半杯酒。看著裡面的月影。
或許是酒色的原因,此刻杯中的酒與月組成的畫面,彷彿就像太陽剛升起時一般。
一股浩然正氣從脊骨升起,就好像這山間的白霧。
鎮住心中的天地,靈臺清明。想起過去種種,確是不服。
到老也不休。
右手握杯成拳狀,捏的虎口生疼,這股正意卻久久不能平復。
《渺論》
天地以正為首乎?
天分黑白,光分日月。各其一半。無半點不均。
但正不為陽,亦不為陰。不偏不倚,是為正。
正道之理,不隨世俗輿論所變,亙古而存,不隨陰陽而變,恪守中線。
陰盛而陽衰,兩者相減。狀呈陰。是為惡。
陽盛而陰衰。兩者相減。狀呈陽。是為善。
陰平於陽,狀呈無者,是謂道也,不足謂外人道也。
道者,心悉有所感,不可言傳。
須注:動態守恆,是以念為質,而不以事而論。
陰陽相動,是謂生。與天地交感。意化天地與己於一體。故天地與我唯一。
得靈氣相補也,妙用無窮。
天地為母,養浩然心氣,驅邪念雜煩,萬道可近。
故無第一,為有唯一。
譯:天地真的以正為首嗎?天分白天和夜晚,光分日光和月光。各佔一半,沒有半點偏頗。
正道不會隨世俗的輿論發生改變,也不會隨著陰陽的變化而改變。他就在那裡,亙古如此。
無論這個世界光明還是黑暗。
當人的陰念大於陽念時。他所呈現的就是惡,便容易做惡事。
當人陽念大於陰念時,他所呈現出來的就是善良。便容易做善事。
一個人的狀態是受環境的影響,但除了環境以外,人天生的陰陽便是不均勻的。
注意,這裡說的陽念陰念,是一種念頭。而不是做成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能夠平衡自己的兩種念頭。達到無念。這便是接近正道的時候。
這是最容易和天地接近的狀態。你會發現自己好像天地的一部分。
天地也會把你當做一部分,向你灌輸靈氣。
這樣的你與萬道親和,做事會更加容易。
所以沒有什麼第一,第二。只有唯一的一個你。
古風隨想 /book/5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