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了這麼多,你是不是該告訴我怎麼救一號了吧?”
“好好,我再問你最後一個問題,最近總有人跟我說硬碟,這東西到底什麼?真是個硬碟?”
“這個…”
七號顯得很為難,“張先生,不是我不告訴你,只是我也說不清楚,這東西組織裡一直在傳,可幾乎就沒人見過。”
“這麼神秘?”
張明陽想起來白穆青被綁架時綁匪的描述,“硬碟裡是不是有那種哧哧的聲音?”
七號搖了搖,“我是真不知道,不過這東西據說是外星人的技術。”
“外星人?”
“哈哈…”
張明陽笑出了聲,“你小子是不是不想告訴說,拿這藉口搪塞我?人外星人把科技交給你們幹什麼?”
“這不就是據說麼!真的我也不知道,我要是真見過肯定會告訴你的。”
“行行行!”
張明陽不打算在逗他了,“不知道算了。”
“我雖然不知道硬碟,但是有一樣東西你肯定感興趣。”
“什麼?”
“多維空間技術。”
“多維空間技術?”張明陽還真沒聽過,“這是什麼東西?”
七號解釋道:“組織在五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究這項技術,而且一直十分重視。”
“多維空間技術,其基點是認為空間是多維的。最開始是由物理學家巴克哈德·海姆提出,如果宇宙中存在更多空間維數,飛船則可以穿行其中,實現極端速度。這種極速飛船可以在幾分鐘內到達月球,飛抵火星只要2.5個小時,而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也只需要80天。”
“緯度的那個“緯”你知道是什麼意思麼?
張明陽搖了搖頭,“我一個學能源的哪裡知道這麼多。”
“那我告訴你。維”是一種度量,在三維空間座標上,加上時間,時空互相聯絡,就構成四維時空。理論認為整個宇宙是十一維的,只是人類的理解只能理解到3維,打個比喻:一個智慧生物生活在我們周圍,但只能理解二維,那它就處在二維世界了嗎?但在它們周圍的我們卻分明認為是三維,雙方都是智慧生物,誰對誰錯!多維空間技術,其基點是認為空間是多維的。
“○維:沒有長寬高,單純的一個點,如奇點。”
“一維,只有長度。”
“二維,平面世界,只有長寬。”
“三維,長寬高,立體世界,我們肉眼親身感覺到看到的世界,三維空間是點的位置由三個座標決定的空間。客觀存在的現實空間就是三維空間,具有長、寬、高三種度量。數學、物理等學科中引進的多維空間概念,是在三維空間基礎上所作的科學抽象。”
“四維,一個時空的概念,咱們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維空間”,大多數都是指和中提及的“四維時空”概念。”
“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時空的關係,是在空間的架構上比普通三維空間的長、寬、高三條軸外又加了一條時間軸,而這條時間的軸是一條虛數值的軸。”
“相對論所說:我們生活中所面對的三維空間加上時間構成所謂四維空間。”
“一維是線,二維是面,三維是靜態空間,四維是動態空間。在物理學中描述某一變化著的事件時所必須的變化的引數。這個引數就叫做維。幾個引數就是幾個維。比如描述“門”的位置就只需要角度所以是一維的而不是二維。”
“多維空間技術簡單地說,0維是點,沒有長、寬、高。一維是由無數的點組成的一條線,只有長度,沒有寬、高。二維是由無數的線組成的面,有長、寬沒有高。三維是由無數的面組成的體,有長寬高。維可以理解成方向。”
“因為人的眼睛只能看到三維,所以三維以上很難解釋。正如一個智力正常,先天沒有一隻眼睛,一隻耳朵的人,他就很難理解距離了,他很可能認為這個世界是2維的。”
聽著七號講了這麼一大堆,張明陽還是不明白,“新人研究這個幹什麼?”
“當然是研究宇宙,在宇宙的極早期,它誕生的10^43秒內,它的直徑僅有10^33厘米,含有豐富的十維空間,所有的空間維都平等地捲縮在一起。在那樣的空間中,宇宙的能量極高、溫度極高,所有四種力都融為一體,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可以歸結為一個理論。”
“但是,這樣高維度、高能量、高溫度的空間是極不穩定的,就像脹氣太多的氣球,於是大爆炸發生了。維度被解散、能量發散、溫度降低。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無限延伸開來,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可感知的宇宙;而另外六維的空間則仍然捲縮在10^33厘米以內。”
“當宇宙處在10^32K這樣極高的溫度時,引力與其他大統一力分離開來,引力隨著宇宙的膨脹而不斷延伸成長程力。隨著宇宙進一步脹大和冷卻,其它三種力也開始破裂,強相互作用力和弱—電力剝離開來。”
“當宇宙產生10^9秒之後,它的溫度降低到了10^15K,這時弱—電力破缺為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在這一溫度,所有四種力都已相互分離,宇宙成了由自由夸克、輕子和光子組成的一鍋“湯”。稍後,隨著宇宙進一步冷卻,夸克組合成質子和中子。它們最終形成原子核。在宇宙產生3分鐘後,穩定的原子核開始形成。”
“當大爆炸發生30萬年後,最早的原子問世。宇宙的溫度降至3000K,氫原子可以形成,其不至於由碰撞而破裂。此時,宇宙終於變得透明,光可以傳播數光年而不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