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這就是我們反應堆的堆心了。”
看著眼前的橢圓形建築,張明陽想到了翡翠山實驗室那臺機器,怎麼長得一模一樣?
“張先生,我們一號機組這臺反應堆,就是參照了你們學校那臺機組,進行的二次改進。”
張明陽圍繞著反應堆轉了一圈,“我說怎麼這麼眼熟。”
王工繼續說道:“我們在39年的時候看到了你們所的研究報告,並結合我們機組的現有裝置進行了分析,對一號機組進行了改進。”
“改進後的一號機組,體積上比上代更小,使用率卻更高。”
“現在的堆心高5米,寬10米,只有67噸重,比上一代足足減重了四倍。”
看著機組,張明陽突然想起來一個重要問題,“王工,你們的機組既然已經執行了20多年,那麼堆心的內壁問題肯定已經解決了?”
王工早已猜到張明陽會問到這個問題,帶著他來到另一個房間。
推開門,地板上鋪滿了方塊狀金屬。
“這就是我們內壁上的材料‘月金’。”
“月金?”沒聽說過呀。
王工笑著解釋道:“你當然沒聽過,這‘月金’產自月球的‘第答山谷’,在二十五年前才被發現。”
“月球?”林光明驚呼這是月球金屬?
王工隨手撿起一塊桌子大小的金屬,遞給了張明陽。
“這麼輕?”
張明陽放在手上顛了顛,感覺還不到10斤重。
“你以為人類探索宇宙真是為了尋找人類起源,其實都是為了尋找這些超級金屬和能源。”
“這塊金屬的融點達到了七萬攝氏度,可以抗擊任何輻射,它的強度超越了‘鉻’,融點超越了‘鎢’,是我們在月球上發現的最好資源,所以我們給他取名叫做‘月金’,及月球上的黃金。”
“奧,對了,你們的‘遠洋號’上也大量使用了這種金屬。”
握著手中的金屬,張明陽突然想起來《資源遊戲》裡的一句話,“人類的探索永遠是為了武裝自己”。
走出房間,二人來到控制室。
“張先生,這是我們整個電站的總控制中心,這裡面可以監控四個機組的執行情況,全部都是智慧操控,可以安全檢測整個電站的安全。”
“同時,我們也吸取了世界上其他核電站的安全事故,採用了多種安全手段。”
“光在用電上,我們就有多種輔助措施,除了整個基地的主要電源,還配備了水利發電機,太陽能發電機,以及移動電源車,可以在電站出現電力事故有效防範。”
“對於可能出現的核事故,那你竟可以放心,我們每個反應堆的外壁內都有一個與內壁一樣的強磁場,進行雙重保護,確保操作人員在安全時間裡關閉反應堆。”
參觀完反應堆,王工又帶著張明陽學習了一下操作流程,時間就來到中午。
“張先生,時間不早了,咱們先去吃飯吧。”
王工帶著他來到食堂。
二人走進包間,王工主動點著菜,想讓他嚐嚐湖裡養的鯽魚。
“王工,您在這裡工作了近30年,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電站?”
王工倒著茶水回道:“沒有,我27歲博士畢業來到這裡,現在都快60了,一直在這個電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