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並沒有引起業界過多的討論,確實太熱了,大家都賺到錢了。
但是,8月份市場的表現更令人失望。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首日4000萬,上映就被人罵。
《盜墓筆記》首日1.6億,但上映前井、鹿兩人撕番,敗壞了不少觀眾緣,縱使映後成績不錯,但觀眾對主創演技的不滿依然甚囂塵上。
《微微一笑很傾城》電影版,楊影搭檔井博然,評價可想而知。
暑期檔賽程還剩半個月,已經可以宣佈進入尾聲了,但國產片目前來看,輸的非常徹底。
直到這個時候,才有人清醒過來——我們的電影市場真的出了問題。
有關機構很快做出了分析和報告。
截止8月19號,今年暑期檔總票房達118.7億,與去年的124.3億在伯仲之間。
但當聚焦到國產片上時,問題就凸顯出來了,今年國產片垃圾片佔了6成,票房縮水了超20億。
口碑上,去年暑期檔豆瓣評分最好的國產片是《大聖歸來》,8.2分,今年國產片口碑最好的是忻鈺昆導演的《看不見的客人》,8.7分。
金字塔尖的口碑,今年贏了,但今年暑期檔腰部位置的電影,口碑均不如去年。
票房上,去年《捉妖記》《煎餅俠》和《大聖歸來》三部片子票房達到45.55億,而今年《看不見的客人》《盜墓筆記》、《絕地逃亡》和《寒戰2》四部熱片票房只有32億,這是今年暑期檔票房集體滑坡的一個縮影。
單片票房差距更大,今年暑期檔的票房冠軍大概就是《盜墓筆記》了,但它的成績只跟去年暑期檔的殿軍《大聖歸來》相當。
報告指出,今年暑期檔出現了同質嚴重、IP氾濫、情懷套現、演員怠工、爛片圈錢、寫手不專業等六大怪象。
其中就情懷套現和演員問題,業界討論的比較多。
今年打情懷牌的主要有兩部電影,《大魚海棠》和《絕地逃亡》。
《大魚海棠》被批“情懷營銷敵不過劇情單薄”,被批“情懷婊”。
而對《絕地逃亡》的批評直指成龍。
自從《十二生肖》嚐到了情懷甜頭後,此後每當成龍有電影上映,網上都會充斥著各種類似《這可能是成龍最後一部電影了》《成龍真的老了》《成龍老了,我們的童年也結束了》的情懷營銷。
而在對演員的批評則更加嚴厲。
人們不止批評鹿寒、井博然、吳籤等新人“看不到演技,卻拿著天價片酬”,還批評範兵兵、古天樂等老人“總是與爛片為伍”。
“目前來看,只有張元君一人還保持著高質量的輸出,但張元君只有一個,我們不能指望他一個人帶動整個市場。”
作者在文章最後語重心長地說:“今年暑期檔六大亂象,道出了中國電影現存的很多問題,也令人十分感慨:拍電影不走心,怎能拍出好電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