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訣》先放在一邊,距開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催眠大師》已經確定了明年年中開機,儘管旺達捨得出錢請張元君和劉藝菲,但真按兩人的市場片酬報價,《催眠大師》劇組的先期預算連劉藝菲一個人都請不起。
兩人的經紀人已經把片酬降到友情價了,但《催眠大師》劇組還說太貴。
“真降不了了,兩人打包3700萬,您打聽打聽去,這個價格請兩個人一起拍戲算不算情深意重。”
按正常報價,光張元君一個人的片酬就在5000萬以上。
“我知道這個片酬很公道,但我們劇組小,預算有限,就算為了請元君和藝菲,老闆多批了一筆錢,但3700萬我們實在拿不出來。”劇組負責談片酬的執行製片都快被逼瘋了。
一方面,劇組要求他儘快談妥張元君和劉藝菲,但又不願多給錢,另一方面,張劉二人的經紀人對片酬死咬著不鬆口。
最後,執行製片提出了一個膽大的方案:“要不兩位老師拿分成怎麼樣?”
經紀人對這個方案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華語影壇目前主流的還是拿固定片酬,很少有演員願意冒投資風險拿分成。
《催眠大師》又不是自己的專案,張劉二人只是替旺達拍一部戲,拿自己的一份錢就好了。
今天的談判就這樣不歡而散。
經紀人回去向老闆彙報,劉藝菲覺得拒絕很正常,自己就是接了一份工作,拿固定的錢,沒理由也不想背片方的風險。
但張元君卻不這麼想:“其實可以試試,把片酬折成投資拿一筆分成。”
經紀人自然勸他別這麼做,張元君也就是這麼說說,具體的還是經紀人去幫自己談,但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底線:“藝菲的先不算,我們的固定片酬最低是2000萬,如果要拿分成,最多分1000萬出去,佔比最少也要15%,這樣大概是合理的。”
老闆透了低,經紀人也比較好談了。
經紀人離開後,劉藝菲問張元君:“你很看好《催眠大師》嗎?”她可是知道自己老公的投資習慣,有3成的把握能盈利他就敢投錢,相較來說,她和劉小麗投資就十分保守和謹慎。
“還行吧,主要是這個創意不錯,而且這不是有神仙姐姐扛票房嗎,應該能賺點錢吧。”
“有你這個三金影帝在,輪不到我扛票房。”
“再說一遍,我是什麼?”張元君道。
“你要不要臉啊。”劉藝菲被氣笑了,“喜歡聽這種好話是吧,那我在手機裡錄一段,在你耳朵邊天天放。”劉藝菲把張元君按倒,錘他。
其實《催眠大師》並不是非張劉二人不可,那旺達為什麼願意另外追加投資給劇組請二人呢?
兩人的票房號召力倒是其次。
旺達買的是兩人身上超高的話題度,旺達需要兩個超級巨星加盟,為旺達影業在製片領域打響名號。
張元君三金封帝后的第一部電影。
張元君和劉藝菲大婚後第一部合拍的電影。
旺達影業買的是這兩個廣告。
所以,哪怕《催眠大師》明明可以以較低廉的價格請別人來出演,旺達也要推翻之前的預算,加錢請張元君和劉藝菲。
當然,如果兩人願意少收點片酬,折算成投資一起承擔風險就更好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