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尚代表金像獎組委會向張元君道了聲抱歉,這件事就算揭過去了。
陳嘉尚此次約張元君見面,主要是邀請他出席下個月在戛納電影節舉辦的港島之夜。
今年戛納電影節華語電影入圍成績非常慘淡,只有一部陳可心的《武俠》入圍午夜展映單元,但主競賽評委卻有兩位港島人:施南聲和杜琪風。
港島電影界想借這次電影節還有張元君在戛納的知名度再好好推一些港島的優質專案。
張元君欣然應允,拿了人家的獎,自然要給人家站站臺:“我今年也要去戛納一趟,新片要在戛納釋出。”
“請Ann拍的那個機器人愛情片?”陳嘉尚問道。
“是。”張元君糾正他,“不是機器人,是AI人工智慧。”
“都一樣啦。”陳嘉尚對這種片子沒興趣。
兩人又說了些電影上的事,陳嘉尚悄悄跟張元君說:“今年把影帝給你,組委會頂了非常大的壓力。你看沒看今天的報紙?港島很多媒體都在批評金像獎。”
“我看內地很多媒體誇今年金像獎辦得好呢。”張元君道。
其實除影帝外,其他獎項依然沒有改港圈封閉排外的特色,但最大的一個獎被張元君拿了,內地媒體還是樂見港島今年的大度,評價為“看到了銳意開放的努力,我們希望金像獎能越辦越好。”
但陳嘉尚還是向張元君倒了一肚子苦水,說金像獎越辦壓力越大,一年比一年難辦。
贊助商一年比一年少,贊助費用一年比一年少,他每年還要向港府申請多則兩百萬,少則一百萬的經費,還不見得能獲批。
“老闆們有錢都去買樓,沒人投電影了。”陳嘉尚說道,“就拿今年戛納的港島之夜來說,到現在我們都沒拉滿投資。”
張元君很懂事:“我在法國和美國認識幾個電影老闆,他們很喜歡老港片,我可以介紹你們認識,相信他們願意慷慨捐助。”
哪有什麼電影老闆,最後還不是張元君出錢。
張元君的懂事讓陳嘉尚很高興,說了兩句閒話就告辭了:“《四大名捕》還沒拍完,我要趕回內地的飛機。”
張元君看著陳嘉尚離開的背影,有些欷歔,有些可憐,但這種情緒很快就過去。
成敗興衰,自然定律,非人力可挽回。
港影沒落已是板上釘釘,後繼無人,自然死亡,幾個老傢伙苦苦支撐,又能撐幾年。
電影的發祥地法國都被好萊塢攻陷了,港圈憑什麼不能死?
張元君又去見了許安華,討論《她》的籌備。
《桃姐》已經殺青,她現在的主要精力便放在了《她》的籌備上。
她和製片組招募了霍廷蕭做美術總設計,杜克風攝影指導。
如此強大的幕後陣容,讓她充滿了幹勁。
結束和許安華的會面,已經入夜。
第二天,張元君帶女朋友去迪士尼樂園玩了一天,當晚就住在樂園的主題酒店裡。
張元君差點忘記劉藝菲有個奇怪的XP,她看動畫片會起性致,當晚,張元君被她折騰得夠嗆。
翌日,兩人返京,不再多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