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記者提出的“這部電影像是拍給外國人看”的質疑,李揚坦然回答:“難道就只有外國人才能看這樣的電影?我相信自己的電影不是揭短,而是反映人性。”
這就是做現實主義的難處。
不批判不揭露不諷刺,他們說你沒骨氣。
批判了,他們說你故意唱反調,抹黑國家崇洋媚外。
張元君在映後同樣也表達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喜愛:“非常棒,疼痛的真實感我透過螢幕都能和角色產生共鳴。”
投桃報李,下午《活埋》的首映,李揚同樣帶著黃露來給張元君捧場。
相比起《盲山》的首映,《活埋》的首映現場就熱鬧而隆重得多。
畢竟是競賽片,觀眾對《活埋》的期待比之《盲山》要高一個等級不止。
張元君和王忠磊能邀請來的嘉賓也不是李揚能比的。
杜其峰帶著《鐵三角》三位主角前來捧場。
舒祺也出現在首映現場。
本屆電影節短片和電影基石單元主席賈章柯攜夫人趙燾亦前來觀影。
徐課和施南聲亦到場支援。
現場真的是華語星光燦爛,給足了張元君面子。
外國人到場支援的也不少,反戰是西方電影永恆的題材,許多歐美明星都受邀前來。
不過很多人,張元君認識他們,他們卻不認識張元君。
《活埋》劇組在電影宮臺階上迎接來賓。
電影不長,只有95分鐘,但張元君的表演給全場嘉賓和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起原版瑞安·雷諾茲的表演,張元君更多的從生理上給出自己對人物和環境的理解。
因為有時候無論演員怎麼表演人物的心理感情,眼神如何,微表情如何,都不如生理反應來得更直接更真實。
但表演出生理反應會讓觀眾感覺用力過猛,觀眾會覺察出你在演。
這也是張元君把自己關在密室的原因。
他要找到人物在那種環境裡最真實的反應,這樣觀眾才會共情。
全場觀眾給了《活埋》劇組長達2分半鐘的掌聲和歡呼!
影片的技法和思想內涵雖然不那麼藝術不那麼先鋒,主題也是老掉牙的反戰,但他們喜歡這個20歲小夥子的表演。
一些老牌影迷甚至誇獎張元君:“我期待你拿下戛納影帝的那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