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這天,《神鵰》劇組完成了“最後一輪”的小龍女試鏡。
依然沒有傳出要確定誰演小龍女,甚至孫飛飛的呼聲都比劉藝菲高。
新學期馬上開始,04級的學弟學妹們已經有一部分到校。
很遺憾,張元君對04表本的學生都很臉生,看來這一班學生未來沒幾個能火的。
娛樂圈就是這麼殘酷,你從藝考殺進學院,辛辛苦苦學4年,畢了業不一定能接到戲,接到了戲不一定能火。
倒是在導演班裡,張元君看到幾個臉熟的,本科班的田理,《河神》的導演,以及碩士班的陸陽,《繡春刀》的導演,還有幾個未來在影視圈其他賽道上有不錯耕耘的面孔。
看來電影學院導演系的是要比表演系的吃香。
可能是因為演員是站在臺前站在聚光燈下的,所以他們更能代表各自學校的成績。
這樣算的話,電影學院表演系確實不如隔壁戲劇學院。
無論是從在校的教學還是學生畢業後的成績,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學生平均來說是要比電影學院表演系要好不少。
但是,如果論幕後專業,比如美術、攝影、舞美、文學等等,那電影學院無可爭議的是國內第一,而且是大幅度領先其他學校。
特別是導演專業,這是電影學院的王牌專業,說是亞洲第一都不過分。人們常說表演系難考,學生是百裡挑一,那學院的導演系招生就是千里挑一,導演系寧可每年招不滿名額也不願湊合地放某些人進來。
而且導演系學生有特權,他們幾乎每個人都能在畢業時獲得學院或者青影廠的拍攝贊助,多是短片,也有長片。
是每個人!
而其他專業的學生想在畢業時拿到學校的贊助可謂是千難萬難,一個班最多兩三個。
劉藝菲17歲的生日宴本來要放在順義的別墅,但劉小麗不同意。
說女兒就請了學校幾個朋友,平日裡都挺要好的,去順義別墅辦別人看了會覺得她在擺闊,影響不好。
本來也不打算大辦,就在朝陽的家裡請女兒的朋友吃個飯,一起吃個蛋糕也就是了。
張元君等人於午後出發,帶著各自準備的禮物。
“你送的什麼?”羅進看張元君手裡只是一個巴掌大的小盒子。
“你猜去吧。”張元君不打算說。
不多時,一行人先到。
劉藝菲把幾人迎進來,舒嫦和江一豔早就坐在沙發上吃零食了。
“你們倒是早。”
“小舒昨天就從劇組請假回來了,爬爬今天上午到的。”劉藝菲道。
倒是羅進先開口:“來,這是我的禮物,祝我們的小壽星生日快樂。”
“謝謝。”劉藝菲笑著接過禮盒。
朱亞聞也同樣送上禮物和祝福,劉藝菲喜盈盈地接受了。
到了張元君這裡,還沒等他開口,劉藝菲先說了:“禮到了就行,人怎麼還來了。”
小娘皮,跟我玩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