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柳導什麼時候說宮庶會貫穿全劇的?我怎麼沒看到過?”
這個疑問一出,便有人甩手在群裡放了一段影片的連結,道:“靠,你們都不看花絮的嗎?”
“我這兩天看《風箏》正片提心吊膽,每天就靠花絮回血呢!”
“阿真的電視劇,精髓永遠在花絮,你們難道不知道?”
群裡眾人一看見這條影片,有人高深莫測地表示已經看過了,沒啥好看的,也就看過幾十遍;
也有人嗷嗷叫著說沒看過,立馬點了進去。
這條花絮是昨天才剛放出來的,也不知是為了中和正片的虐度,還是處於什麼原因,總之,畫風看上去略顯清奇。
花絮的題目叫做:論許真拍《風箏》到底有多難。
影片的一開始,是一段對柳永青的採訪。
柳永青面對記者的鏡頭,態度嚴肅而誠懇地道:“真的特別感謝小許肯來幫我們拍這部劇。”
“他為了拍這部《風箏》,做出了特別大的犧牲。”
“首先就是當初找到他的時候,我們影視城的租期只剩下最後幾天了,但是需要拍攝的鏡頭足有好幾百個。”
“當時我都已經做好了轉場的準備,因為我認為”
【以下內容尚未寫完,稍等我一小小會兒!!!】
毫無疑問,《風箏》並不是一部爽劇。
早在這部劇開播的第1集,身為中共地下黨的鄭耀先就親手處決了一名自己的同志;
在第二集,他的戀人被中統當街殺害,鄭耀先被迫將其挫骨揚灰;
還不到20集,他的上線又犧牲在了他的眼前,鄭耀先從此跟組織失去了聯絡,成了一隻斷了線的風箏。
整部劇的悲劇基調從其實一開頭就已經奠定好了,並不存在突兀的轉折。
然而,《風箏》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的“爽點”極其密集,甚至密集到了能夠麻痺觀眾的神經、讓人根本意識不到這是一部“悲劇”的程度。
每一次的險境,鄭耀先總能巧妙破除;每一次的鬥智鬥勇,主角團一方總會大獲全勝。
甚至,即便到了解放後,鄭耀先在無法證明自己是地下黨、妻子也為掩護他而自盡的情況下,都能冷靜應對,反手寫了一封指認信,揭露山城警察局的一位領導是國黨的內鬼,並透過和“風箏”一樣的字跡,引來了上級的親自調查。
這份臨危不亂的膽識和智慧,令人不得不拍案叫絕。
然而,當《風箏》走到了收尾階段,鄭耀先的處境變得愈發艱難,再怎麼精巧的智鬥也遮掩不了一幕幕椎心泣血的慘劇。
直到這時,觀眾們才終於慢慢回過味來:
這劇,它有點不對勁啊!
“已經追到最新進度了,我忽然感覺《風箏》有點不妙是怎麼回事?”
在一個許臻的老粉群裡,其中一人發了個忐忑的表情,打字道:“《風箏》看似是六哥在四處裝比、大獲全勝,但是他好像,從來沒得到過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啊?”
“你們看,一開始的‘曾墨怡’事件,他雖然成功送出了特務名單,但卻因為這個被人懷疑了身份;”
“雖然派宮庶一槍狙殺了高佔龍,但也因此被中統恨之入骨;”
“跟毛齊五斗智鬥勇,被對方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