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張若風兩手空空的跑向前場,旁邊的球探團十分驚訝:“張若風還會打無球?他不是沒有投射能力嗎?”
這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他們也不知道張若風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這時,張若風已經快速的竄入紅隊半場。
顧影趕緊喊話:“不要理他,保持隊形,他沒有投籃能力。”
他話音剛落,張若風就在罰球線接到籃球。
他快速的往裡一突,罰球線上的程世飛下意識的往前補了一位,與此同時,張若風的籃球已經如閃電般的傳向另外一側,段非快速向前一步,接到籃球后迅疾出手……唰!
籃球落入籃網。
“傳球中轉站??”
嶽如剛幾乎脫口而出道。
砰!
邱如意的勾手再次不進,因為在他單打顧威的時候,張若風又一次闖進來搗亂了。他沒有被直接搶斷,但投籃節奏無疑被破壞了一截。
回過頭來,張若風仍然無球跑位,但在跑位中,他的傳球又快又疾,引領顧威命中跳投。
他就像是白隊的大腦,帶動著隊員們瘋狂運轉,哪怕他不再持球。
相反,紅隊這邊的大腦太多了,反而缺少了一錘定音的人。
在顧影犧牲自己球權成全內線隊員的攻擊能力時,內線球員並沒有做到無私分享,每當張若風突然襲擊,他們下意識的選擇仍然是自己進攻,而不是把球交到外線空位的隊友,這就導致了進攻效率的降低。
而與此同時,張若風又拿出了第三種解決聯防的方案。
他開始持球與顧威頻繁的在罰球線上進行V字擋拆,然後助攻顧威命中中距離,或者直切禁區暴扣。
隨著他們在罰球線上找到破局的鑰匙,外圍的進攻點也被再次開啟。
然後是第四種解決方案。
張若風讓顧威在罰球線上引導球權疏通,他在頻繁的從底線反跑。
他臨時搭建的普林斯頓高低位體系讓紅隊的草臺班子叫苦不迭。
然後是第五套解決方案。
他自己落入油漆區內,用背身技巧單打,用勾射解決進攻,或者直接傳球到外圍,讓顧威他們用高位投籃解決戰鬥。
最終,當週德吹響比賽結束的哨聲,白隊以41:29輕鬆斬獲勝利。
球探們交頭接耳,探討的都是張若風,儘管這場比賽他只拿下4分,但他有10次助攻入賬。
而在資料看不見的地方,他是整場比賽唯一的領導者,他統治了比賽,用他的籃球智商。
站在場邊的黃峰與黃鈞強早已心悅誠服。
看著張若風在球場上變著花的秀操作,此前還覺得自己比他強的兩人再也提不起半分勇氣。
他們此時此刻,只有一種感覺:高山仰止!!
比賽結束後,大量球探紛紛湧上前,對張若風的關注度甚至超過了1號球員顧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