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好看,我只要實戰能力。”陳景強調,“一定要完完全全用於實戰。”
李經理沒再多說什麼,也沒多問什麼。
陳景學這些東西會去做什麼?
他不在意,反正錢交了。
專業事由專業人來辦,效率很快。
陳景有條不紊進入訓練。
體能不用說。
有氧、力量......
這些東西搞得人生不如死。
被體能搞了三天,才加入步法和發力的訓練。
之所以這麼慢。
是教練用AI輔助,根據陳景自身的情況,肩寬、臂展、步長,乃至雙眼視距之類的資料,設計出最適合他,以及適合他需求的動作。
從來都沒有絕對的標準。
一個角度的偏差,在兩個人身上可能就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
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他的每一幀動作都會被仔細分析,這一階段的結果,將會成為下一階段調整的論據。
陳景的生活無比充實。
原本只是個寫寫文、打打遊戲的廢宅。
現在六點起床後,處理完工作,就得去俱樂部接受訓練,累成一條廢狗後,再艱難地爬回家。
俱樂部的教練們,在這一段時間裡,對他改觀不少。
訓練強度並不算很高。
但......難的是這種轉變。
習慣從無到有的培養是極其困難的。
尤其是運動。
無論再怎麼苦,他都咬牙堅持住,沒有說過一聲放棄。
最關鍵的,是這段時間裡,他一直都沒有拋下步法和發力的訓練。
明明可以選擇把那兩個“食之無味”的專案暫時擱置。
可他沒有。
累到雙腿、雙手都在發抖,還要堅持,而且不用教練監督,對自己就極其嚴苛要求,每一次動作都要做到十分的標準。
教練都有些看不下去。
得拎著俱樂部的那些專業運動員們過來一起看。
瞧瞧人家!
雖然技術不行、身體不行。
可人家只是一個興趣,一個愛好,以前還沒有基礎,都能訓練得這麼認真、這麼刻苦。
你們呢?
是要靠這東西吃飯的,整天潦草敷衍。
對得起家人嗎?對得起俱樂部嗎?
對得起那些掏錢養著你們的金主顧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