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叩首,都代表著他們對趙瓔珞的忠誠和擁護;每一次呼喊,都讓趙瓔珞感受到肩上的重任和期望。
“九千歲!”群臣們高呼著,聲音震耳欲聾,迴盪在朝堂的每一個角落。
這一聲呼喊,代表著大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這一聲呼喊,也代表著趙瓔珞的時代正式開啟。
趙瓔珞端坐在鳳椅之上,俯視著跪倒在地的群臣們。
她的心中充滿了激動和自豪,但她知道這只是開始,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接受朝臣們的跪拜之後,趙瓔珞端坐於鳳椅之上,目光威嚴地掃過殿下群臣。
她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聲音清脆而堅定:“王守恩,傳孤旨意。自今日起,改元‘天授’,昭示天下,新朝已立,永珍更新。”
王守恩聞言,立即躬身領命,轉身面向群臣,高聲宣讀趙瓔珞的旨意。
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迴盪在朝堂之上,讓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隨著王守恩的宣讀聲落下,朝堂之上一片靜謐。
群臣們面面相覷,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
他們知道,從今天開始,大宋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屬於趙瓔珞的時代。
趙瓔珞並沒有給群臣們太多消化的時間,她緊接著宣佈了對原本忠於趙構的文臣武將的處置決定。
她的聲音冷漠而果斷,彷彿一把鋒利的劍,直指那些人的心臟。
“孤念在你們曾為朝廷效力,今日不予重罰。”趙瓔珞說著,目光在那些人的臉上逐一掃過,“但你們既已不能繼續留在朝中,朕便賜你們一些恩典。你們其中一些人貶去地方任職,繼續為孤效力;至於另外一部分人便罷官為民,回家去吧。”
聽到趙瓔珞的決定,那些人頓時面色慘白,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他們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無法改變,只能默默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在這群人中,杜充的下場算是比較好的。他雖然被貶去了江州任知州,但至少還保留了一些官職和顏面。
當他聽到自己的處置結果時,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向趙瓔珞叩謝道:“臣謝主隆恩。”
趙瓔珞微微點頭,表示對杜充的認可。
她知道,杜充雖然沒有參與謀害自己,但他在朝中的勢力卻不容小覷。
將他貶去江州,既可以削弱他在朝中的影響力,又可以為自己樹立一個寬宏大量的形象。
時間一晃,又一年過去。天授二年,即公元1135年,春風和煦,萬物復甦。趙瓔珞已經徹底穩固了朝局,她將朝政大事放心地交給了呂頤浩等一班老臣,自己則帶著春桃、綠蘿以及文博淵等人,輕裝簡行,微服奔杭州而去。
一路上,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田野裡麥浪滾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趙瓔珞心情大好,她掀開車簾,望著窗外的美景,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喜悅。她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輕鬆自在地出遊了,感覺像是回到了少女時代。
春桃和綠蘿也是興奮不已,她們倆一邊嘰嘰喳喳地說著話,一邊好奇地打量著窗外的風景。文博淵則靜靜地坐在一旁,他的目光深邃而悠遠,彷彿在思考著什麼重要的問題。